电话

七月初一“鬼门开”,记住2大习俗,3大禁忌,祈福纳祥,降平安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3-08-16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农历七月,很多人会称之为“鬼月”。这个称呼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首先,佛教中的盂兰盆节(又称中元节)就在农历七月十五,据传这一天是鬼门大开之日,佛教徒会举行仪式超度亡灵,因此被称为“鬼月”。
 
 
此外,道教也认为七月是阴气最重的月份,而道教文化中也有关于鬼神的传说和信仰。因此,道教会在七月举行祭祀活动,超度亡灵和祈求平安。在民间信仰中,人们也认为七月是祭祀鬼神的月份。他们会祭祀先祖和神灵,以祈求保佑和庇护。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进行特殊的祭祀活动,例如搭建祭坛、烧纸钱、上香、献祭等。
 
 
“鬼月”这个称呼是多种文化和信仰的融合,也是人们对先祖和神灵的一种敬仰和纪念。虽然这个称呼有些神秘和恐怖,但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它也有着一定的仪式和意义。七月初一“鬼门开”,记住2大习俗,3大禁忌,祈福纳祥,降平安。
 
 
“2大习俗”
 
1:祭拜太上老君。民间传言,太上老君,又称为“太上老帝”或“太上老子”,是道教的重要神祇之一。被尊奉为道教教派的创始人之一。太上老君被认为是长生不老、具有超凡力量的神灵,他在道教教义中象征着智慧、道德和宇宙的秩序。
 
在民间信仰中,太上老君被视为强大的保护神,能够辟邪避凶,保佑人们平安和顺遂。据传,在农历七月初一,也就是鬼月的开始,太上老君的生日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祭祀时机。人们会前往太上老君的庙宇,烧香拜祭,祈求他的庇护和祝福。这些祭祀活动是为了避免七月中阴魂的干扰,同时也是对太上老君的感恩和敬意的表达。
 
太上老君庙宇在一些地方被视为风水宝地,聚集了许多虔诚的信徒。在他的庙宇内,人们不仅祈求个人的福祉,还会寄托对社会、家庭和国家的美好祝愿。
 
 
2:祭拜鬼神。在农历七月初一这个特殊的日子,根据民俗习惯,人们会进行祭拜诸鬼的仪式,以示尊敬和供养。这一传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遵循,具有浓厚的宗教和文化色彩。
 
在七月初一这天的下午四时左右,家庭会准备各种美食和供品,如水果、糕点、鸡鸭鱼肉等,用于祭拜诸鬼。人们会在自家门口摆设供桌,将准备好的供品摆放其中,以便诸鬼前来享用。
 
在供桌附近挂上特制的灯笼,这种灯笼被称为“尊渡公灯”,民间俗称为“谢灯脚”。这些灯笼照亮了祭拜仪式的场景。 家庭成员会围绕供桌,合家欢聚,一同祭拜诸鬼。人们会虔诚地烧香、上供,祈求诸鬼的庇佑和保佑。 祭拜仪式结束后,人们会将供品收回,认为这些供品已经被诸鬼“享用”了,也可以继续被家人食用。
 
 
“3大禁忌”
 
1:忌晚上回家太晚。古代文化中,农历七月初一被认为是“地门”大开的日子,此时鬼魂可以自由进出人间,因此晚上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晚归,以免招惹是非或不幸遭遇不祥的情况。这种传统习俗实际上是出于对平安和安全的关注,希望人们避免冒险,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个习俗也有着合理的解释。夜晚光线较暗,行走环境不易辨认,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尤其如此。老人的视力和机体健康可能相对较差,小孩则可能对夜间环境适应能力不强。避免外出过晚,有助于防止不必要的摔倒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晚上归家过晚也可能导致晚睡,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熬夜会影响正常的生物钟,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更为重要,以维护他们的健康状态。
 
 
2:忌晚上晾晒衣服。在农历七月这个时期,由于雨水较多,雷雨天气常常突然而至,衣物如果晾晒在室外,容易被雨水淋湿。同时,夜晚的环境湿度较高,衣物也容易吸收湿气,导致变得潮湿。这对于衣物的保存和使用是不利的,因此人们常常会在天黑前及时将衣物收起,以防止受潮。
 
在古代文化中,农历七月初一被认为是“地门”大开之日,意味着鬼魂可以自由出入人间。人们相信,在这一天,一些阴魂会离开阴间,进入人间,而且由于鬼魂的本性,可能会对人间的物品产生兴趣。因此,一些民间传说中就涉及到了衣物被借用的情节。
 
 
3:不要下河游泳。在农历七月,正值暑假期间,天气炎热,许多人会选择到水域游泳来解暑。然而,这个时候也正是雨水较多的季节,河流、水库等水域的水流情况不稳定,水质可能不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天气多变,雷雨较为频繁,游泳环境的安全性变得更为不可预测。
 
另一方面,许多人在农历七月会举行祭祀仪式,认为鬼魂活动频繁,出现在人间。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从文化背景来看,人们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对未知和神秘的事物保持一定的警惕。
 
虽然一些农历七月的习俗和讲究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受到质疑,但它们却承载了历史文化、民间传统和人们对神秘现象的尊重。这些习俗不仅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敬畏和思考。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