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百科 |

培养更多殡葬高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5-05-18   浏览量:人次


殡葬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殡葬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殡葬高技能人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为殡葬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殡葬领域服务需求激增,但殡葬高技能人才规模不足、结构有待优化、职业吸引力偏低等痛点,带来人才供求的不匹配。数据显示,全国殡葬行业年缺口1.2万人,12所本、高职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年毕业生尚不足千人,而现存从业者中仅有少部分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的背景下,未来的殡葬服务供需错位可能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健全优化殡葬技能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吸引更多求职者选择殡葬行业,是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健全奖励激励机制、提高殡葬人才各方面待遇是吸引技能人才的基础。职业待遇上来了,自然不愁人才不来、来了留不住。要建立殡葬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标准体系,保障殡葬技能人才工资与其技能水平、贡献程度相匹配。还应建立技能津贴,发放特殊岗位补贴,让他们的收入实实在在得到增加。还可在享受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更多制度层面的优惠,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些地方将殡葬技能人才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给予户籍申请便利,正是吸引技能人才的积极尝试。此外,可以在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等各级各类评选表彰中提升对殡葬人才的表彰,用示范效应吸纳更多人才投身殡葬事业。

破除职业偏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关键。许多殡葬一线岗位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不被大众所熟悉,甚至受到世俗观念的误解。发展与殡葬事业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不仅是提升殡葬工作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受误解职业正名的破局之举。2024年,全国首个殡葬本科专业招生,便是殡葬行业打破职业偏见的有力举措。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破除偏见,营造“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让殡葬领域工作者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尊严。

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拓宽职业发展渠道是根本。殡葬领域发展上限低、发展前景不明确是难以吸引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原因。要建立健全殡葬人才技能职称评定体系,积极推动用人单位由“五级工”制向“新八级工”制转变。支持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制度,持续提升殡葬人才综合能力素质,不断适应殡葬领域新的发展状况。鼓励优秀人才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破除职业发展的单一路径。

 

(全文完)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