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百科 |

让“身后事”成为放心事

发布时间:2025-02-04   浏览量:人次


对于“身后事”,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极为重视的。孟子云:“唯送死以当大事”,意思就是,按礼节为父母操办“身后事”,乃人生的一件大事。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人生而有礼,在生命的终点自然要一以贯之。为人子女,执礼甚恭,送父母最后一程,这无可厚非。只是,这时间一久,难免会产生许多繁文缛节、陈规陋习。例如:有的地方厚葬之风盛行。老人一旦去世,往往会花费大量金钱在殡葬仪式上,讲排场、摆阔气、收礼金,甚至互相攀比,让原本庄重肃穆的葬礼变了味,让“身后事”成了烦心事。有的地方迷信之风盛行。一旦有人去世,要请阴阳、发殃榜、择吉穴,甚至买尸体、配阴婚,不仅让丧属不堪其扰,而且带坏了社会风气,让“身后事”成了闹心事。

往往,在谈及移风易俗、殡葬改革时,总有人会以“传统文化”为理由,为这些殡葬乱象张目。这实际上是误解了原意。其实,我国传统观念很讲究厚养薄葬的。《礼记·檀弓上》记载: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就是说礼仪到了,心意表示了即可。如果老人活着时享受不到至爱亲情,死后无论儿女们如何大操大办丧事,都感觉不到了。

以此观之,与其在葬礼上花重金购置纸人纸马、童男童女、汽车飞机,最终付之一炬,倒不如在老人在世时,对他们多些陪伴与关爱,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百年后不也能含笑九泉?

如何让“身后事”成为放心事?对个人来说,为人做事正直守信,奉养父母尽人子之礼,做到厚养薄葬,让老人放心离去,自己心安理得,则善莫大焉;对殡葬机构来说,改革机制,简化程序、降低价格,做到有礼、便民、惠民,让逝者安详、丧属放心,则善莫大焉;对社会来说,破除迷信、移风易俗,让节俭殡葬、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深入群众观念,蔚然成风,则善莫大焉。

于人而言,“身后事”乃一件大事,于国亦然。因为只有让大家死有尊严,让“身后事”成为放心事,方能让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强盛。(文 \ 孙海峰

 

 

(全文完)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