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与遗照“对话”的年轻人:在拍与被拍中直面死亡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3-09-22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遗照所散发出的真正底色是爱,它能够消解未知的恐惧,抚慰内心的不安。

一张红布、一把椅子、一个相机......博主@吴木良为全村的老人拍了一组特别的照片。

事情源于博主的奶奶问他,有没有可以洗出来的照片,以后用得到。

为了这张照片,@吴木良染了奶奶的头发,并借来了专业的拍摄设备。奶奶慎重地挑选衣服,就像小女孩一样精心梳洗打扮。

 

@吴木良把设备搬到村口,为村里的所有老人拍了一张照片。该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大量关注。

人们最初因作品“拍遗照”的大胆标题而感到惊讶,但随后又因镜头中老人们的笑脸而感动。

镜头中看似“晦气”的行为为何会引起众人的称赞?从拍摄遗照的年轻人@吴木良身上,我们又能看出怎样的死亡观?

 

在视频的评论区里,有网友留言:“经常看到一些老人离世后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只能靠老照片来缅怀,或者整理好遗容后拍照,用软件修饰眼部,我也曾想过给老人们留一张精神的遗照,但害怕说出来后被认为是诅咒。”

 

主动为老人拍摄遗照似乎被视为不敬和荒谬的想法。许多家庭可能因此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年轻人觉得这样做对老人不尊重,而老人们也觉得难以启齿,一直忍耐到离别的时刻,只能因为没有留下记忆中至亲最美好的样子而感到遗憾。

 

“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欲知死后的状况,应当先知生前的状况。这一儒家经典的生死观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之下,对于死亡的教育仍然薄弱,总是将死亡放在边缘地位。

 

我们来看古人对待死亡的敬畏之心。从古时的“驾崩”、“西去”,到现代的“离开”、“亡故”、“往生”,人们总是避免提及死亡本身。死亡成了恐惧的象征,回避死亡也成为了常态。

 

除了“不礼貌”和“犯忌讳”之外,主动为亲人拍下遗照也让我们直面亲人即将离去的残酷事实。年轻人以爱之名采取这种行动,却难脱残酷之嫌。

 

对此,视频评论区网友众说纷纭,人们对这一行为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能为至亲留下他们在亲朋好友心目中最美好的形象,是何其有幸。

 

然而,也有人觉得难以接受,在告别的那一刻,看到自己亲手捕捉的遗影,就仿佛掉进了深渊。脑海中那个按下快门的瞬间,也将自己引入一场往复的痛苦之旅。

 

或赞同,或反对,人们对这一行为的意见不同,这映射出中国人对于死亡有着相对复杂的情感。

 

所以,有必要在最爱的人在世的时候,为他们郑重地准备一张遗照吗?

 

遗照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告别逝者,更是为了让生者能够有所寄托、有所依靠。这些照片,往往选自逝者最美好的时刻,这些都是逝者生命中闪耀的色彩,被珍藏在照片里,也被铭刻在生者心中。

 

对于为数千个老人拍过遗照的80后摄影记者杨鑫来说,他觉得老人们大多对此并不抗拒,他们觉得人反正都要走,走了以后得给后人留下记忆。

 

老人们对生死或许早已看淡。年轻人与其为此纠结痛苦,不如与他们一同创造一个体面的仪式感。

 

村中的老人们在镜头面前开怀的笑容早已告诉我们答案。

 

生死由命,我们或许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只用享受当下的每一天就好。

 

纪录片《临终笔记》(也叫做《多桑的待办事项》)中的主角得知生命即将迎来最后的时刻,于是提笔记录下想要完成的事并逐一实现,其中包括亲自为自己挑选遗像、亲自勘探自己的葬礼场地、筹备告别仪式、整理葬礼宾客名单等等。

 

随着主角跨出每一步,我们黯然感慨于时光流转的同时,也发觉当人们直面死亡这无可回避的残酷真相的时刻,恰是能够释放牢缚的生活琐碎、在内心深处找到真实自我的时刻。

 

对于年轻人而言,在亲人仍在世时为他们拍摄遗照似乎是残酷的。然而仔细思量会发现,遗照所散发出的真正底色乃是爱意能够消解未知的恐惧、抚慰内心的不安。

身处在一个变化迅速、信息畅通的时代,新闻报道中哀悼的钟声常年轮回,无时不刻地揭示着生命的无常,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如今,死亡从黑暗的角落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不再是鲜少被感知、需要刻意回避以减少恐惧的事情。

在这个不再回避的时代里,人们开始用诗歌、音乐、绘画和文学作品等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死亡。

 

近年来,国内影视界也出现了不少以年轻人的视角来探讨死亡话题的作品,如关注殡葬行业年轻从业者的《三悦有了新工作》、《人生大事》,《不虚此行》以及涉及癌症患者家庭生活的《送你一朵小红花》、《我不是药神》。这些影片中,创作者们尝试用轻松的语言来化解沉重的话题。

在文学和影视的影响下,死亡的教诲逐渐在人们之间传播开来。老人们对死亡的淡然态度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他们逐渐认识到死亡是每个人必修的课题,对待死亡的观念也变得更为从容。

 

不久前,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了一项属于年轻人的遗照拍摄计划。参与者们提前为自己拍摄了告别世界的影像,但他们一改常规,选择用最鲜艳的色彩,将他们最美好的姿态保存下来。

为什么年轻人要提前为自己准备遗照?

或许,这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独特表达和对当下的一种记录。

对于年轻人来说,死亡的对立面不仅仅是“活着”两个字。他们认为,生存不仅仅是肉体在尘世间的寄托,更是掌握无尽的可能、领略世界万千风景的过程。为自己准备遗照,是他们将生活片段记录于其中,以此向过往生活致意。

 

这位博主在发帖中描述了发起彩色遗照拍摄计划的初衷:“如果我能选择自己的遗照,我希望它是彩色的,美丽的。看见照片的人将不再难过,而是可以通过遗照看出我独特的人生态度。”

绿色代表生命力、棕色象征大地母亲的包容、蓝色让人感到安静、红色代表奔放和激情......各种颜色的遗照背后,体现出年轻人对生命的态度——无畏。这是他们对生命的一种回应,对死亡的一次勇敢挑战。

现在,年轻人们似乎对死亡有着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他们一方面在养生血脉觉醒的潮流中跟风三伏天晒背、中药铺抓酸梅汤;另一方面又提前为自己准备好彩色遗照,甚至随手收藏一些关于死亡的表情包。

 

年轻人们的这种态度似乎有些分裂,他们在“怕死”和“不怕死”之间反复摇摆。

面对死亡,很少有人能完全不畏惧。然而,随着死亡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我们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避而不谈了。

年轻人们逐渐明白,面对死亡时,与其胆怯退缩,不如坦然接受;与其试图掩饰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不如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准备应对它的到来。

 

当死亡这个话题不再是禁忌时,年轻人们投身于各种养生活动或者参加遗照拍摄企划,这些都是他们正视生命的有限和脆弱的一种表现。

不论是选择拍摄照片留住至亲的笑颜,还是选择在斑斓幕布前留下自己告别前最美好的样子,这些年轻人都在用他们的方式诠释着面对死亡时的豁达和坦然。

来源:知著网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