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深夜殡葬学2:殡葬人如何做抖音?


发布者 :cjt1188 发布时间 : 2025-08-24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做内容获客这事,殡葬行业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找对路子。

致读者:愿我们彼此照亮——如果您是从业者,愿这里的每一篇文章,成为您手中的烛火,照亮前路的风雨与星光;如果您是普通人,愿这些文字能融化误解的坚冰,让您看见——生命最后的刻度上,有人以专业守护体面,以匠心延续深情,以信仰注解永恒。

图片

前几天,一位殡葬服务公司老板给我发了条微信:

“海哥,我们也想学那些网红做自媒体获客,但不知道从哪下手。发个朋友圈都小心翼翼,更别说做抖音了。这行业。。。好像天生和流量不沾边?”

我理解他的困惑。殡葬行业,确实是个特殊存在。

一方面,我们极度需要客户——每家殡葬企业都面临获客难题。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敢大张旗鼓做宣传——怕被误解,怕触及禁忌。

但是,但是。。。

前段时间,我研究了刘润老师的那篇关于7大内容平台的文章【抖音、微信、小红书...7大内容平台,7种赚钱思路】,深受启发。

做内容获客这事,殡葬行业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找对路子。

今天斗胆,我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你。 不一定全对,但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启发。 看完了估计也不会给你造成多大的损失,顶多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有收获,我们还是一起感谢刘润老师吧。

01 重新理解“获客”这事

先问个问题:客户什么时候会想到我们?

答案很残酷:只有当他们面临生死大事的时候。

这意味着什么?

传统获客思路——比如发传单、打广告,基本没用。因为没人会在家人健在时,主动关注殡葬服务。

那怎么办?

我想起一个案例。去年有个客户家属,在母亲病重时就加了我微信,说“万一有需要,能第一时间联系到专业的人”。

后来才知道,他是在小红书上搜“如何陪伴临终病人”时,看到我写的一篇科普文章。文章里没有任何推销,只是用专业角度讲了临终关怀的几个要点。

这让我意识到:殡葬行业的获客逻辑,不是“推销服务”,而是“建立信任”。

在客户最需要我们之前,就让他们知道:这个行业里,有一群专业、靠谱的人。

02 抖音:专业度就是最大的“牛”

抖音的内容核心是“这是不是很牛?”

对殡葬行业来说,什么最“牛”?

专业度。

我见过一个做遗体防腐的师傅,在抖音上教大家“如何判断防腐效果”。没有血腥画面,就是用道具和图表,讲技术原理。

视频下面全是评论:“原来这行这么专业!”“师傅手艺真牛!”

还有个案例。一位资深殡葬师在抖音分享“古代丧葬文化”,从春秋战国讲到现代,每期都有几万播放。

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能火?

因为大众对殡葬行业充满好奇,但缺乏了解渠道。当你用专业、科普的角度去满足这种好奇时,自然就“牛”了。

殡葬人做抖音的3个方向:

  1. 技术科普:防腐、化妆、告别仪式流程

  2. 文化传承:丧葬礼仪、文化背景、历史故事

  3. 职业故事:从业心路、服务理念、行业正名

记住:不推销,只分享。专业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03 小红书:用“美”重新定义告别

小红书的内容核心是“这是不是很美?”

殡葬和“美”,能搭上关系吗?

能。而且这可能是我们最被误解的地方。

我曾服务过一个案例:家属希望给逝者办一场“温暖的告别”。我们用鲜花、音乐、照片,营造了一个充满回忆的空间。

家属说:“没想到告别也可以这么美,这么有尊严。”

在小红书上,我们可以分享:

  • 告别仪式设计:花艺搭配、空间布置、仪式流程

  • 纪念品制作骨灰钻石、纪念册、手印纪念

  • 情感疏导:如何陪伴悲伤的人、哀伤辅导技巧

重点是:不谈价格,不谈业务,只谈如何让告别更有尊严、更有温度。

小红书的搜索功能很强。当有人搜索“如何办告别仪式”“怎样安慰失去亲人的朋友”时,你的专业内容能被他们找到。

这就是最好的获客——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刚好遇见你。

04 快手:接地气的“中”更有温度

快手的内容核心是“这是不是很中?”

什么叫“中”?接地气,有人情味。

殡葬行业最不缺的,就是人情味的故事。

我在快手上见过一个师傅,专门讲“农村丧葬那些事”。从选日子、搭灵棚,到出殡路线、祭祀礼仪,都讲得特别细。

为什么受欢迎?

因为很多在外打工的人,突然面临家里老人离世,对传统仪式一无所知。这位师傅的内容,刚好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快手适合分享:

  • 传统礼仪科普:各地丧葬习俗、礼仪流程、注意事项

  • 实用指南:如何选墓地、如何办手续、费用明细

  • 暖心故事:服务过程中的感人瞬间、职业感悟

关键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讲最实用的内容。

05 B站:做殡葬行业的“纪录片”

B站的内容核心是“这是不是很酷?”

对殡葬行业来说,什么最“酷”?

深度,专业度,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见过有人在B站做“殡葬行业大揭秘”系列,从遗体处理技术,到殡葬设备介绍,再到世界各国丧葬文化对比。

每期都是长视频,制作精良,数据惊人。

B站适合做:

  • 行业科普长视频:技术流程、设备介绍、职业揭秘

  • 文化探讨:东西方丧葬文化对比、历史演变

  • 案例分析:特殊服务案例、难点解决方案

虽然B站的商业转化可能不直接,但能建立行业权威形象。有时候,权威比直接获客更重要。

06 微信公众号:深度内容的主阵地

公众号的内容核心是“这是不是很懂?”

这是我们殡葬人最应该发力的平台。

为什么?

因为殡葬服务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多了:法律法规、心理疏导、文化礼仪、技术流程。。。

这些内容,需要深度解读,需要系统梳理。而公众号,正是最适合承载这种深度内容的平台。

我的公众号《海哥爱学习》内容方向:

  • 专业知识科普:殡葬法规解读、服务流程详解

  • 行业观察分析:市场趋势、政策影响、发展方向

  • 服务案例分享:脱敏后的真实案例、解决方案

  • 职业成长感悟:从业心得、行业认知、价值观念

关键是:用你的专业认知,为行业混乱的问题提供清晰的答案。

07 微信视频号:传递正向价值观

视频号的内容核心是“这是不是很好?”

殡葬行业,如何定义“好”?

尊重生命,温暖告别,传递正能量。

我见过一个视频:一位殡葬师在整理遗物时,发现逝者生前写给孙子的100封信,专门留给孙子18岁生日。

视频没有煽情,只是平静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但评论区全是“泪目”“致敬”“生命的意义”。

视频号适合分享:

  • 温暖故事:服务中的感人瞬间、生命教育

  • 正向价值观:如何面对死亡、珍惜当下、生命意义

  • 行业正名:展现殡葬人的职业尊严、社会价值

记住:不是所有内容都要获客,有时候正名比获客更重要。

08 一个重要提醒:边界感

说了这么多平台和思路,最后想提醒一个关键问题:边界感。

殡葬行业做内容,必须把握好度:

  1. 绝不消费逝者:所有案例必须脱敏,保护隐私

  2. 避免恐怖元素:不能为了流量,发布不当内容

  3. 保持专业克制:情感真实,但表达理性

  4. 传递正向价值:帮助大众正确面对生死

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网红,而是成为行业的正向代表。

写在最后

7个平台,7种思路。

但核心逻辑只有一个:用专业建立信任,用内容传递价值。

殡葬行业确实特殊,但正因为特殊,我们更需要让大众了解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和温度。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坚持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时间会给你答案。

最后想说:我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思路不一定全对。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开始行动,开始尝试,就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愿我们都能在自己选择的平台上,传递殡葬行业的专业与温暖。

你觉得哪个平台最适合你?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们一起探讨。

 
海哥爱学习
 
 
夏日安好。感谢你读到最后。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