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百科 |

殡葬业不能成为暴利行业

发布时间:2025-04-06   浏览量:人次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古往今来,无论贫富贵贱,无人能避免。当一个人走向终点时,送进火化场、下葬公墓等一系列的后事,是离世最后的告别仪式。

然而,近些年来“殡葬费”“墓地费”居高不下,而且不断上涨,各种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服务套餐让人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群众反映强烈的“天价殡葬”、“天价墓地”等暴利经营现象。
 
有的殡葬机构,被指高价售卖骨灰盒。殡仪馆工作人员不让自带骨灰盒,并引导家属在殡仪馆内的超市购买骨灰盒;殡仪馆内的骨灰盒售价明显高于市场价;部分服务项目只收现金,而且只开具收据等等,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类公墓的经营与售后服务,也存在一些坑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也难怪,许多人直呼“活着难”,也“死不起!”
 
长期以来,许多地区的殡葬行业、墓地经营秉持“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原则,为公众提供特殊服务。但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机构部分人便钻制度的空子,在“市场为辅”上做手脚、耍花招,利用一些丧葬习俗,以及逝者家属的复杂心情,巧立名目乱收费,趁机牟取不义之财。变相地,也在人为助长一些歪风邪气、迷信陋习的滋生和蔓延。这个行业存在的诸多乱象,让人深恶痛绝。

殡葬行业、公墓服务,事关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是绝对的“刚需”行业。如此特殊的不可或缺的行业,是涉及所有人的民生要事,必须体现公益性、普惠性,不应该有过多的市场行为。必须以民为本,规范行业服务项目、调控服务收费标准,切实服务社会大众,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果相关服务收费采取市场化模式,就违背了殡葬业自身的使命和职能。因此,对殡仪馆、公墓各项服务和收费的规范,理应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殡葬行业一旦开了“市场”的口子,就会有人利欲熏心、铤而走险,不择手段、没有底线地大发“死人财”。毕竟,这个行业是个特殊行业,具有垄断属性。垄断,就会产生暴利。

殡葬业、公墓体现公益性,为社会提供公平、合理的服务,有百益而无一害。首先能极大程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保障民生。其次能推进移风易俗,让“厚养薄葬”蔚然成风。再次,有效管控火葬费用,有利于推动“土葬改火葬”的认可接受程度。
 
为避免诸多行业乱象,殡葬业应定性为纯公益非营利性的事业,由政府部门主导,规范、公平、合理运作,不宜以市场经营为主体。同时,民政、市场监管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不能疏于监督、管理,让部分地区、部分人借此特殊行业敛财、牟利,让殡葬业、公墓成为暴利行业。

别让“死不起!”成为黑色幽默!让逝者走得安详,让逝者家属减轻经济负担,让世风逐渐清明,这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