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知识 |

四川和重庆-巴蜀汉族丧葬活动的一般程序

发布时间:2024-11-06   浏览量:人次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传统葬习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巴蜀汉族人民基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业已形成了一套井然有序的丧葬仪式(习惯)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以此传承孝道文化思想。

巴蜀汉族丧葬活动可以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治丧阶段:即治丧前期、治丧中期和治丧后期。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丰富的程序内容,每一项仪式背后也都对应着深刻的法律文化隐喻,以此由表及里建构起了巴蜀丧葬活动的全部主题,丰富了巴蜀丧葬文化的内涵底蕴。

 

一、治丧前期

(一)备寿衣,制寿枋。“寿衣”又名老衣,“寿枋”又叫做棺材,巴蜀地区由于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汉民族对于寿衣和寿枋的准备和讲究略有不同,有的在生前精心准备,有的迫于无奈则选择在死后匆忙购置。但农村老人在年逾古稀为自己准备或者嘱托晚辈筹办已成为了常事,他们感觉老之将至、力不从心,会召集家人商讨生后事宜,衣服的材质和棺材的材料都要自己亲自过目,而孝子孝孙也都会遵其嘱托,尽可能挑选上等品制作以取悦长辈。

(二)遗嘱,送终。老人在离别前夕一定要和子孙晚辈见上最后一面,交代身后事宜,否则难以咽下最后一口气;而子女儿孙也需要在第一时间赶回家乡会面老人,以便老人生前无憾、乘鹤西行。现如今由于医学技术的发达,不少老人会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病房度过最后一段时光,以此延长寿命,祈求出现存活的转机。如若病入膏肓,难以医治,医院下达死亡通知书时,后辈多会依老人遗嘱送回乡土老家准备后事;如若在医院不幸离世,包括正常死亡(年老器官衰竭等)和非正常死亡(车祸、火灾、自然灾害等),通常情况会被送往殡仪馆火葬处理,但在允许土葬地区且殡葬改革政策执行力度稍弱情况下(多出于人情常理考虑)会允许将老人遗体送回农村土葬处理,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心愿和临终吩咐。

二、治丧中期

(一)烧纸,“放炮”。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离开人世,主事者(通常是老人的儿女)会第一时间放鞭炮、烧纸钱,俗称放“落气炮”和烧“落气纸”,其往往与“点脚灯”一起构成老人落气、死亡之后的第一道程序,寓意用火照亮亡灵通向冥界的道路,并请冥界鬼神让路以求老人顺利抵达冥界。鞭炮也被视为报丧信号,乡村邻里听见鞭炮声响会及时参加丧葬活动,并自觉相互转告信息。随着近年来各地政府“禁炮令”的出台和严格执行,不少农村地区被禁止鸣炮,现代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成为了通知至亲好友参加丧葬活动的主要方式。

但民间偷偷放炮的行为却屡禁不止,且只要不是逢节过年遇上严查,平时地方基层政府对偶而放炮的举止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基层政府理解和尊重民间丧葬习惯的传统和需求,尤其是死者为大、慎终追远的丧葬文化惯性使然;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政府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虑,往往采取放任的态度。

除了烧纸和放炮外,“出煞”又名“出死星”,也是重要的传统葬习,通常是将房屋戳个洞口,寓意亡灵得道升天。

(二)报丧,奔丧。“报丧”指老人逝世后由直系亲属通知老人生前亲朋好友参加丧葬活动;“奔丧”是指老人的直系晚辈从外地回家见最后一面、送最后一程。巴蜀人喜好闹热,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各方至亲千里逢迎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慰籍,如果丧葬活动冷冷清清、凄凄凉凉,不仅会被邻里乡亲说三道四、评头论足,视老人身前作恶多端、奸诈狡猾,更会成为评判子孙不孝、家庭不和的重要依据。纷至沓来的各方宾客是“坐夜”“闹丧”等传统葬习的重要参与主体,更是丧葬活动举办的前提条件。

(三)小殓,大殓。为死者沐浴更衣称为“小殓”,将遗体放入棺材称作“大殓”。《荀子·礼论》中写道:“始卒,沐浴、鬠(kuò 古同“髺”,束发)体、饭唅,象生执也。”无论是传统丧葬仪式还是现代殡葬活动,为死者身体做最后的清洁都是丧家极其看重的一项流程,用“水”为遗体洁净更是有着深层次的法律文化隐喻(详见下一章)。《礼记·问丧》中强调:“死三日而后殓。”巴蜀丧葬实践中通常选择在停丧后期(通常是下葬前日)封棺入殓,封棺前遗体置放于堂屋中、停在门板或竹簟上,且头朝屋里、脚朝屋外,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但现代丧事基于地域习惯的变化和从简观念的影响,也多有主家会选择死后沐浴更衣完成时即刻入棺,再行举办丧葬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四)设灵堂,做道场。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深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基于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信仰,形成了独特的丧葬法事仪式。在丧礼上会分别选择佛教道场或道教道场,或儒释道杂糅的法事模式,旨在借助宗教的力量,为死者设坛超度,以求庇佑子孙后代无灾无难。在法事过程中,法师也会为死者撰写祭文,目的在于哀悼和歌颂生前功绩。道场法事仪式主要有如下十一种:即迎水洒净、开坛祀灶、申文发牒、大开五方、金桥招请、沐浴更衣、参佛解结、唪经叩忏、十王宥罪、跨越十殿、施食振济。正所谓“相习成风、贫富皆然”,道场的有无兹事体大,道场的规格农村老人议论子孙孝顺与否的重要标准。但是年轻人对此不太关心,且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有弱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场仪式中,过桥、坐夜、家祭礼、下祭文、闹丧俗等行为符号都有着重要的法律文化隐喻。

(五)守灵,哭丧。停丧期一般会持续数日,现今多以3 日左右为主。在此期间,丧家会同亲友和邻居为亡者守灵,俗称“坐夜”。尤其在下葬前日、家祭之后的当晚,往往好友众多、通宵守夜,主家会十分重视。由于巴蜀人的乐观开朗,尤其是在喜丧人家,守灵通常不会被看作一项悲伤的活动,而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通宵达旦回顾与离世者生前经历的点点滴滴,唱孝歌以示纪念;偶有人家也会有娱乐活动,最引人争议的就是巴蜀人在灵堂打麻将和扑克牌,不理解之人视其为对亡灵的不尊重,但对本土人而言,活着的人快乐也许正是告慰死者最好的方式。贯穿于整个丧礼活动全过程的“哭丧”仪式具有独特的程序意义,旨在烘托悲哀和严肃的情感氛围,以此凸显丧葬活动的神圣与庄重,是在世者情感倾诉的自然身体表达。哭丧者主要是丧家亲属,也不乏有雇人哭丧的情形。

“哭丧”在中国已有千百年历史,巴蜀人民更是创作出了丰富的哭丧曲和哭丧词。例如歌谣《哭婆婆》中就有如下记述:“今夜媳妇陪娘坐,不由滚滚珠泪落。自从媳妇把门过,待我恩情实不薄。穿吃二字吩咐我,兴家创业受奔波。细讲细谈细声说,耐烦要数我婆婆。”歌曲以哭丧的形式表达,回溯了媳妇在夫家经历的幸福生活,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哀思和感激之情。

(六)择期,下葬。从堪舆学的角度,何时下葬、何地埋葬至关重要,倘若选择不当则会对后人、乃至整个家族产生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风水先生选择时也会竭尽所能,翻阅各种典籍做出判断,以期不负主事人所托。但坚持无神论和现代科学的人则认为即便符合风水要求而煞费苦心挑选的下葬日期和土地,也未免一定能保佑子孙万福,正如某法师写到:“未葬山头地,先看屋下人。若是人无福,山头地不灵。”下葬,又被叫做“送灵归西”,被视为整个丧葬仪式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意味着生者与逝者作最后的道别,下葬前后的主要程序有:送灵、路祭、发丧、挖(金)井、烧(金)井、招魂入墓、撒五谷、垒坟和烧灵物等。

值得注意的是,棺材由至亲好友从丧家堂屋抬至坟地,途中不能落地,否则寓意“落棺又落财”,是一项丧葬禁忌,故而抬棺人须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往往由多人组成,路途遥远则要轮换着抬棺。抬至目的地,棺材的摆放也大有讲究,一般以“三线合一”的墓穴底部“中分线”为准,偏离则预示对后人不利。

三、治丧后期

(一)清宅,宴客。风水先生通过烧香行李、默念咒语,帮助丧葬人家驱除鬼魂和阴气,以此达到回归正常生活的目的。丧家在埋葬完离世者、完成整个丧葬仪式后,需要宴请各方宾客以表达感激之情,通常以“坝坝宴”,又称作“流水席”来款待,喜丧人家还会准备“寿碗”送给客人留作纪念,寓意得到老人庇佑可以长寿。

(二)复山,回煞。巴蜀地区多丘陵、盆地地形,亡者多被埋葬于不适宜耕作的山间地头,此坟地又叫做“坟山”。“复山”是指下葬后三日,孝子孝孙等亲属前往“坟山”检查墓地的完好与否,如若遭遇自然灾害影响,还要对坟地重新处理,俗称垒坟。回煞,又称“回魂”,现如今常常被认为是迷信,指人死后若干日灵魂要回家一次。

以上所述传统葬习是巴蜀地区汉民族在丧葬仪式中的主要程序,也是普遍性所在。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还保留着具有地方特色的习惯,例如川东北和成都一带流行“出死星”,又如“三礼会”、“席奠会”,还有的地方为了对鬼魂和土地表示敬意需要“安神谢土”,敬奉土地爷,称其为“安位”。在丧葬仪式过程中音乐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主要功用在于寄托哀思、表达祝福、规训和教育,主要表现形式为“吹打乐”和“清锣鼓”两种器乐乐种,其中又以“清锣鼓”器乐乐种为主,“吹打乐”器乐乐种为辅。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