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谁也没想到一部殡葬题材的电影,会燃起今年暑期档观众的热情。
由韩延监制,刘江江编剧并执导,朱一龙领衔主演,杨恩又特别介绍出演,王戈特邀主演,刘陆、罗京民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6月24日上映,豆瓣7.4分,6天累计票房4.3亿元。
《人生大事》在上映首周末及次周工作日,票房连续逆跌,成为春节档后实力最强的国产片。电影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 饰)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中,遇到了孤儿武小文(杨恩又 饰),小文的出现,意外地改变了他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的故事。
电影上映后口碑持续升温,说的是葬礼的故事,但片中的市井烟火、人间温情、爱和人情味,令无数人感动回味。
《人生大事》里没有血缘关系从事殡葬业的一家,也被网友称为“种星家族”。有观众表示,在三哥和小文没有血缘关系却近似父女关系的情感里,在三哥送别父亲、子承父业的成长叙事里,诠释出普通人对生存和死亡的思考。
导演刘江江说,“中国人葬礼上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治愈活着的人。”
刘江江大学里学的是新闻学,后在电视台当记者,也拍了多年栏目剧。2017年,刘江江转向了电影。《人生大事》是刘江江首部长片,自编自导,并邀得流量兼实力明星朱一龙主演。目前该片已成为今年暑期档提振影市信心的大黑马,取得如此成绩,令人惊喜。
近日,刘江江接受媒体采访,畅聊电影拍摄台前幕后故事。
出生农村殡葬家族,经常去各家葬礼上吃席听戏看电影
说起关于生死的殡葬题材电影,有不少外国佳片,如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电影《入殓师》,皮克斯的动画《寻梦环游记》等。但殡葬题材在国产电影中,鲜有涉及。
刘江江作为一个年轻新人导演,为何会拍这样一个故事呢?
他说,大家好像觉得中国人是忌讳谈死的,但从他个人经历来说,并不这么觉得。
“我老家是在石家庄郊县,爷爷和大伯都是木匠,偶尔会帮村里的人做棺材、操办丧事。小时候我家院子里就摆满了鱼柳、桑槐、松木、柏木的各种棺材。因为家里这个职业的原因,十里八村谁家有丧事我爷爷就会去给人家做,我们方言叫做 ‘大了’,事了拂衣去的那个 ‘了’。”
他说,二爷是村里的白事“大了”,他小时候没少跟着二爷去各家葬礼上吃席听戏看电影。小时候对葬礼印象就很深刻,当然更多是关于有趣好玩那部分,甚至是他文艺爱好的启蒙。因为在农村能接触到的文艺的东西,就是这种丧事,能去看电影、看舞台表演。
二爷是葬礼上最忙碌的人,穿衣入殓糊车马,剪纸扯布搭灵棚……有几年爸爸在村外开厂,刘江江跟二爷就睡在厂里看门。晚上去厂里的路上必定会路过一片坟地,每路过坟地,二爷就会淡定地说:“怕什么?!埋都是熟人。”
刘江江的大伯是个木匠,做一手好棺。大伯家院子里布满了各种木料,他曾与伙伴们在这榆柳桑槐间捉过迷藏,也曾躺进未完工的棺材里,在身上盖满刨花,晒着太阳闻木头的气味,松柏最香,杨柳发苦,梧桐木有淡淡的臭味,太阳一晒竟然在里边睡着了。吃饭的时候,爷爷伯伯找不着他,最后从棺材里把他拎起来一边打一边骂,这是他很浪漫的童年回忆。
“我跟着爷爷去的葬礼上,看到那些很接地气很生动的演出。我觉得中国人对葬礼其实是很浪漫的,我们把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实现的愿望,都用纸扎出来,然后烧过去,我觉得它是寄托了情感的。”
故事缘起一天下班后,看见殡葬寿衣店一个小姑娘在写作业
刘江江大学毕后,在电视台做记者、做栏目剧。2018年的时候,他去河北白洋淀采风接触到了更多风土民情,逐渐有了想法,想拍一个跟成长有关系的殡葬题材的东西。
“在白洋淀采风期间,我听到一个故事,就是在一个夏天,有个小孩沉到水里去了,下去了三拨人没捞出来,有个捞尸队的大哥也下去了,非常危险,但他最后把小孩的尸体捞上来了。听这个故事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这个职业的高光点在什么地方。”
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这个情节也被用在了三哥家族的身上。
片中有一个老人给自己办活人葬礼的情节,故事原型也是刘江江在采风时听到的。一个老头终身没有娶媳妇,也没有孩子,就特别想看看自己葬礼是什么样,于是就把所有的钱花在了给自己办一场葬礼上。
而真正让刘江江下笔写剧本,是2019年3月所见的一幕。
“有一天我下班,电视台旁边有一个殡葬寿衣店,门口停着一辆车,车应该是在搬家还是倒货,都是那些花圈、骨灰盒。然后傍晚的时候,透过门窗我看到茶几旁边坐着一个小姑娘,那小姑娘在那写作业。那个画面触动了我,好像看到了一种主题,因为这个店里也是一个家庭,有那种角落里也有春天的感觉。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很快就写出了剧本第一版。”
刘江江认为,这次创作《人生大事》,是把大家认为避讳谈的东西放到台面上来了。
“每个人都是要走到终点去的,不是说你不谈、躲着不看,它就不会来。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切口,而且这种讨论是良性的,看到那个终点,才会反思我们应该怎么活着……(也就是)站在死亡终点上,回溯你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得更有意义、应该珍惜什么”。
地上少一个人,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
电影里“上天堂”殡葬寿衣店里的莫三妹、王建仁、银白雪,被孤儿武小文温柔地称为“种星星的人”,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地缘关系的四人互相扶持,成为温暖彼此的家人,共同组成了“种星家族”。
为什么把殡葬师比喻成“种星星的人”?
刘江江说,小时候听奶奶说:“地上少一个人,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而中间做这个事情的摆渡者,就是从事殡葬行业的人,“种星星的人”就是这么来的。
“我觉得人一辈子只有两件事情是没有办法自理的,一个是生,另外一个是死。这两头的负责人,他们的职业是伟大的,接生的医生,还有送你走的殡葬师。”
他说,电影里的种星家族四人组是既没有地缘关系,又没有血缘关系的四个人,一个武汉伢,一个四川娃,一个广西仔,还有一个东北大妞。谁是老大,谁是家长,是看不出来的,一个非正常的家庭组合,恰恰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出了奇妙的情谊。而从性格和人物关系搭配上,则是借用了戏曲上的生、旦、净、丑来分的。
“建仁的形象看起来像是一个粗犷的老爷们,但他干的活好像就像家里的妈妈一样,天天在厨房,在缝纫机前。白雪看起来像是家里的一个女性,但需要她的时候,她是第一个冲上去的,她又像护着家庭的父亲一样。三哥看起来像家里的大家长,但他又一直在惹祸,还分配别人去干啥干啥,但他自己好像没有主动为家庭做过什么贡献。小文看起来是最小的,但是这三个人是因为她凝聚在一起的,她看起来有时候像家里的家长,在分配家里的资源。他们的身份跟在家庭里承担的功能是完全错位的,这是我们有意去设置的,为了让人物关系更有趣更好玩。”
为什么三哥本名叫“莫三妹”?刘江江说,这是电影设下的“彩蛋”。
他说,三哥原本叫莫三鼻,老莫像爱护面部器官一样去爱惜这个儿子。三哥上面有个姐姐,还有个哥哥,然后哥哥早逝了,家里不愿意让他再像他二哥一样,所以就给他取了三鼻这个名字。后来为了戏剧性更强,就改成了三妹,但蕴含的情感是一样的。片中的老莫看上去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莫三妹一度认为父亲并不喜欢自己,但这个名字实际上代表着三哥是老莫最心疼、最珍惜的孩子。
《人生大事》讲的是葬礼的故事,但看过的观众会发现,电影极具烟火气,这与拍摄的地点武汉不无关系。
刘江江说,选景的时候有几个要求,一个就是烟火气重的城市。虽然讲的是葬礼,实际上是站在葬礼的这头讲生活,想要的就是那种鲜衣怒马的,活色生香的充满烟火气的故事。
“为什么选武汉,是我们定了朱一龙之后,朱一龙是武汉人……我们去了武汉之后就觉得,这个地方完全符合我们对选景的要求,烟火气、江湖气……武汉就是一个让你感受到活着真好的地方。”
另外,《人生大事》的呈现方式也是强对比的,虽然殡葬店的主色感觉上是黑白灰,但殡葬店发生的故事是彩色的,生动的,每一个人物也都是鲜活的。
三哥与小文,就是孙悟空跟哪咤
刘江江说,电影是一个童真的视角,而孙悟空跟哪咤这两个人物,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覆盖到每一个人的童年的。
三哥被父亲、大姐、前女友、老六和小文等人不断拉练,好比孙悟空历经八十一难。而小文的性格里有一部分是跟哪吒一样,不服输、会惹祸。
朱一龙此次在《人生大事》中的表演突破很大,从原来的温文儒雅、谦逊有礼的形象,变成了满身痞气的武汉三哥。
刘江江说,三哥代表了一类人,看起来吊儿郎当,实际上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怎么会表达爱,但内心非常善良。
三哥这个人物形象跟朱一龙很契合,朱一龙亦能感受到剧本里三哥糙的一面,柔情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另外,朱一龙和三哥骨子里的东西挺像的,都是善良真诚的人。
为塑造角色,朱一龙剪寸头、涂黑、增重,学殡葬师的入殓手艺,学“街溜子”的说话和行为风格,由外入内地改变自己。
”造型上也做了很大胆的改变,头发剪短了,还让他增肥,给他做了一些 ‘毁容式’的设计。从造型上、走路、坐,然后说话的方式上,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做了改变,让大家看不出来他是朱一龙。”
刘江江说朱一龙非常敬业:“每一场(戏)要拍之前,他有时候晚上还要聊一聊这个剧本台词。然后到现场走位之后,他也会给出自己的建议……从头到尾一直都是这样一个态度。”
有一场三哥在天桥上奔跑的戏,是武汉最热的时候,两个摄影师轮着拍,朱一龙连续拍了近40条素材,十分敬业。
片中,饰演小文的杨恩又充满灵性的表演,也是电影一大亮点。从起初哭闹找外婆、处处闯祸,到心思细腻地帮助三哥,人小鬼大,招人喜欢。
而杨恩又光哭戏就有好多种:撕心裂肺、默默抽泣、喜极而泣、多种情绪杂糅在一起的哭等等。这些成人完成起来都吃力的表演,被杨恩又一一精准展现,令监制韩延大加赞赏:“她能够理解小文,是能真正进入到小文的灵魂里边的。她的表演不光是对不对的问题,是好和准确,是在孩子本能下的准确,她是我碰到过的最好的小演员。”
刘江江说,小文是外婆一人带大的,是在一个比较随性的环境里成长的,生活得很有韧性。
“她身上穿的衣服,是从邻居家淘汰过来的,背心是男孩的,下面给她接了个小裙子。她那个玩具是一个废弃的拖把杆手工做的,是一个有浓浓爱意的玩具。她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跟她个人成长经历有关的。包括布老虎,布老虎里边包着整个外婆的积蓄和期许。包括她的红头绳,她的穿的鞋……其实彩蛋挺多的。”
饰演小文的杨恩又,是电影选角团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找到的。
“我们看到又又的时候就觉得有50%是她,因为一个小孩身上有那种混不吝的劲,这个很重要,再加上她以前有过一点表演经验,我们用了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她进行培训,比如打麻将、跳广场舞、给她看关于哪吒的电影等等,逐渐给她过渡……戏曲行里有句话叫:人演不过动物,大人演不过孩子。那个东西不是教出来的,一部分是老天爷赏饭吃……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碰见小文之前,你没法想象一个小孩可以演成她这样。”
而指导小孩拍戏,在业内也是出了名的难。
“我们要找到触发小文惊喜的地方。拍小文的时候需要我、摄影、执行导演等各个部门,形成一个化学反应,找那种小文不知道我们在拍她的感觉。还要一边苦口婆心,一边当头棒喝,一边小桥流水,一边大浪淘沙。孩子沟通通道跟成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得去找。它是一个集体工作,要把小文最好那个东西引导出来。”
在拍摄时,刘江江自己也多次落泪。
“我记得小文跟三哥每一次动真情的时候,我都会被带动到。像三哥给小文恢复了外婆短信里的声音,那场戏我是被打动到的。他们两个重逢那场戏,也是因为有几种演绎方式在我预想之外,那个就让我破防了。”
除了演员,刘江江也非常感谢监制韩延。
“韩延导演是我们这个项目主心骨一样的存在,像指路明灯一样。延哥从剧本阶段到执行阶段,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在哪,或是哪走偏了……他给的那些标杆适用于我以后的职业生涯,这种经验和指点是无价的。”
聊到片名,刘江江说“人生大事”来自民间俗语“人生除死无大事”。人生要豁然,要坦然,因为死你是避不开的。希望看完这个影片,能让可能还陷在活某个泥沼里的人,能豁然一点,坦然地往前走。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