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风俗 |

土葬的历史和习俗

发布时间:2020-07-27   浏览量:人次

"土葬"也就是人类死亡后丧葬的一种方法,土葬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有关土葬的历史是怎样的呢,土葬的程序和习俗有哪些?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土葬的历史和习俗
 
 
土葬的历史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由,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观念都一样,即认为死者应保存完尸,"入土为安",故土葬之俗,长期因袭。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视土葬为最坏葬法的,如藏族民间实行火葬、天葬、水葬,而对患有麻风、天花等传染病人或强盗及受刑而死的囚犯用土葬,认为可以根绝瘟疫流行和惩治罪恶,打入地狱,不得转生。土葬之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传染疾病,故新中国建立后已逐步为火葬法所替代,但至今在偏远农村仍有残存。
 
中国商代时为厚葬高峰期,不仅殉葬品奢侈,并迫使大量奴隶殉葬。西周时,墓葬大小、棺椁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及多省,都按礼制作了规定。战国中晚期,又产生了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秦始皇陵于即位后即开始营建,规模巨大。汉代盛兴选择风水的墓地之说,以人殉葬之俗语基本废止,随藜则以陶器、漆器为主。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渐演变为薄葬。自春秋时开始,出现在墓上封土建坟丘的习俗,汉代以下普遍行之。中国汉族、回族等民族实行土葬。土葬的主要形式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室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夫妻合葬的形式起于先秦,汉以后一直流行到近代。《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又"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土葬的程序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旧时土葬习俗
 
旧时实行土葬,用棺材盛尸,掘土为墓,埋棺其中,堆坟立碑。殡葬仪式繁杂,规模盛大。丧葬仪式程序大致如下:
 
初衷
 
亲人病危、昏厥,晚辈手持亲人所穿的鞋,上房沿摔打呼唤:"爹(娘)穿鞋!爹(娘)回来!"俗
 
称"叫魂儿".此俗认为亲人灵魂尚未走远,还能唤回。亲人去世后,要趁身体尚热给死者沐浴更衣,边穿边呼唤亲人穿衣,伸手,登鞋……并用手将死者眼闭上,嘴合拢,谓"整容"。找中间有方孔的古铜钱,用红线穿其孔,打结,塞入死者口中,再把丝线系在死者两耳上,此所谓"噙口钱"。烙薄饼,分几个一组,连同部分麸皮,分别装入死者两袖内,用生麻绑住,传说这些麸皮、薄饼是专供死者灵魂过蚂蚁山而准备,不然会多受折磨。死者多放在门板上,面盖白布,头枕事先用麦秸装好,刺有雄鸡图案的"长鸣鸡枕",枕边放谷草,谓"招魂草",草边放白纸剪成的"拾魂幡"。之后烧纸焚香,家属号啕大哭。门前插白幡,以示乡邻。
 
报丧
 
也称"通丧"。老人死后,孝子遣人持孝布向亲友报告死讯、死因及葬期,出门在外的子女及亲友要及时奔丧,吊丧,问明死因,灵前跪叩,出嫁的女儿是一路哭着而来。
 
哭悼
 
亲友奔丧,要携礼吊丧,叫"上祭"。礼品有:点心、油果、白面馍馍、寿桃、布幛、金斗、银斗、摇钱树、现金、挽联、花圈等。并在其上书祭者姓名。亲友来吊,孝子迎接,陪同哭悼,谓"陪孝"。孝子送孝帽、孝衣,为"破孝"。孝布分"大孝"、"小孝"、"花花孝"。死者儿女、妹妹破"大孝"(约两丈白布)。侄儿、侄女为"小孝"(约6尺白布),其余为花花孝(约一尺白布),孝子贤孙所穿孝服,不锁边,毛处外露,没有扣子,制作粗糙。腰系麻丝,拖拉着鞋子,谓"披麻戴孝"。前来吊丧之人,需戴孝哭丧,男子吊丧,跪叩,连哭三声,没有词;妇女哭丧,涕泪交流,嚎啕大哭,有调有词,谓"嚎丧",该哭的人不哭,被认为不知礼,不孝顺。
 
守灵
 
亲人亡故,孝子孝女端坐或蹲在地上,不坐凳子及高处,日夜不离棺材,谓"守灵"。死者头前置一盏用麻油或棉籽油作燃料的油灯,为"长明灯",还放有祭果、薄饼及一个瓦盆(俗称"老盆"),"老盆"底部要钻眼,有几个儿女钻几个眼,顺序由长到幼。孝子不断在"老盆"焚香烧纸。老盆旁放一只碗,俗称"遗饭碗"。孝子用餐务必先向"遗饭碗"里盛添少许,出丧时置篮内,放坟头上。死者停丧分"排三"、"排五"、"排七",即从亡故之日算起,按停丧天数三、五、七天。停丧缘由,一是为亲人吊丧,瞻仰遗容,二是农家认为,阴司"小鬼"往往有"误拿",停丧三、五、七日,如"小鬼"误拿,死者灵魂会被放回。守灵的孝男孝女每天一早天未明大哭一场,客人来吊,也陪着痛哭。
 
入殓
 
又称"殓棺","合棺",即将死者装入棺材。殓棺时间往往在送葬头一天。其过程是:先将棺底用石灰铺上薄薄一层,按死者的年龄向棺底抛撒钱币(古币或当今的硬币,也可是类似古币形状的纸钱)。再将五谷(麦、谷、豆、黍、芝麻)撒人棺中,孝男孝女取净棉絮蘸水为死者擦洗面部,谓"净面"。之后置人棺中。殓棺结束,夜深人静之时,孝男持纸扎的"送魂马"和"牵马童子"至村外,将其焚化,并默念"亲人走哇"、"亲人走哇",此俗称"送魂"。
 
出丧
 
出丧是殡葬仪式最隆重的一天。是日,送殡亲友汇齐,响器班吹吹打打,哭声连成一片。中午饭后,炮声隆隆,乡邻抬棺上车,称"起灵"。孝子持引魂幡,披麻戴孝,按长幼罗列,用白布拉灵,其他亲眷、亲友依次按辈份,亲疏排列于后。送葬队伍出发,挎蓝(内放遗饭碗)小孩在前引路,吹歌班及旗牌执事随后,男眷步行在灵柩前,女眷在灵后或骑马或坐车,浩浩荡荡,绕街出村。至墓地(女眷一般不到墓地)将棺木置入墓穴,唤死者儿女调正向口(棺材大头所向位置),放"长明灯"于棺前,棺上放"阴阳瓦"(瓦上写死者姓名,字、生卒年月),孝子绕墓穴分左右各转3圈,向墓穴扔土,烧"回头纸",向乡邻亲朋叩首感谢,众人散开,将死者掩埋,堆起坟头,出丧结束。
 
守孝
 
老人亡故,谓"孝子帽压住了头",从掩埋至"七满"(即七七四十九天),孝子、孝女或穿孝衣或臂戴黑纱,不理发刮须,每隔七天,带鞭炮、纸箔。香、烛、馒头,到坟前祭典,谓"烧尽七纸"。守孝当年,春节不贴红对联,元宵节时不挂彩灯。
 
当然土葬在中国也算是一种文化习俗。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