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延川县烈士陵园联系电话:0911-(未经核实,仅供参考)如不正确请拔打114查询,位置地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G210与陵园路交叉口(秀延北路)
延川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北侧3公里处的崔家峁山麓,秀延河之滨,依山傍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延川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之一,延川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杨琪等数千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当您沿大门台阶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延川县革命烈士陵园”九个大字,耸立在面前的纪念碑雄伟壮丽,令人肃然起敬,由习仲勋题写镌刻的“延川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遒劲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碑座的正面雕刻着碑文,左右两侧记载着993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后的平台上就是陵墓,著名烈士杨琪之墓居中,两侧是烈士群体之墓,南北两端各建一个凉亭,亭子里分别竖立6块石碑,正反两面分别镌刻着宋任穷、马文瑞、刘澜涛、张达志、刘景范等22位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人的题词。
烈士陵园内的“延川县革命史展室”采用照片、文字、图表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延川人民在革命战争期间的丰功伟绩,是青少年接受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北侧崔家峁山麓、秀延河之滨,秀延河川东西两厢山峦连绵,210国道纵贯南北。陵园依山傍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河水轻歌曼舞,公路上车流不息。延川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中心县份之一,延川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杨琪、杨灝、李嘉漠、梁毓珍、陈发鸿、杨正齐等千余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7年10月1日,在解放延川县城的战斗中,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独立2旅6团副团长张野炬等10余名将士牺牲在这里。早在1948年12月,延川县政府曾动议修建陵园和纪念塔,但因异常严重的战争创伤,财力匾乏未能如愿。建国初年,再次准备起动,又因难以筹措资金而搁置延缓,只是将寄葬于县城北郊荒滩(今县国税局处)的10余位烈士遗体迁葬于飞机山(原名寨子山)。
1986年3月,县政府决定在城北崔家峁山麓修建“延川县革命烈士陵园”,遂于同年6月动工,1989年清明节举行了落成典礼,即揭幕仪式。时隔不久,碑体与大门贴面瓷砖和镶嵌其上的碑名、门联陆续脱落,10余年未能修缮。2002 年3月,县委、县政府决定重建纪念碑与陵园大门,同年6月动工,11月竣工。2003年县民政局筹措资金修缮了陵墓和凉亭,在陵园后边西山脚下建成8米高110米长的石砌陵园背墙,在陵园下平台北端建成一座约132平方米的房子,重建了3处计706米的石台阶,350米的走道。随后,聘请冯瑞荣先生精心操作(搜集、整理、设计和制作), 办起“延川县革命史展室”。
陵园坐西向东,长110米,宽80米,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个平台,各宽40米,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高3米。
来到陵园附近,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雄伟壮丽的陵园大门和纪念碑。2002年重建的大门和纪念碑全由石料构建,石料选自绥德县薛家坪石料厂。陵园正面石料砌畔,高5米,南北两侧围墙由青砖砌成,高2米,依地形自然错落。陵园大门高6.15米,宽9 .6 米。大门墙柱子高5.25 米,两侧门墙柱子高4 .35 米,门墩高0 . 9 米。门大框由20块工艺石料构建。大门正上方镌刻着延安书法家张红春女士书写的“延川县革命烈士陵园”9个大字。大门两侧各建石栏一道,石栏通长118米,高1.2 米,石栏由雕刻的76根栏桩和74块栏板构建。
沿大门石台阶拾级而上,步人第一个平台,迎面便是雄伟壮丽的纪念碑,令人肃然起敬。
纪念碑形体系方柱形层叠式塔体,通高12.3 米,其中碑座高4.3 米,碑体高7米,宽2.4 米,碑帽高1米。碑体正面雕刻着习仲勋题写的“延川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碑座正面雕刻着碑文,左右两侧雕刻着全993名烈士的英名。拾级步人上平台,就可看到3座陵墓。陵墓由砖石水泥构建妥高大气派,引人联想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古诗名句。著名烈士杨琪之墓居中,墓前竖立一块长方形石褐,雕刻着杨琪烈士的生平事迹。两侧为烈士群体之墓,墓前石碣上雕刻着烈士们的英名。
上平台南北两端各建凉亭1座,具有明清建筑艺术风格,雕梁画栋,色泽艳丽。两座亭子里竖立12块石碑,正反两面分别镌刻宋任穷、马文瑞、刘澜涛,张达志、刘景范等22位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人的题词。
“延川县革命史展室”采用照片、文字和图表等形式,以7块展板6个单元展现了先烈们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英雄业绩和浩然正气;展现了延川人民在火红的岁月里创建党团组织,创建红军游击队,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活动;展现了延川人民踊跃参军大力支前的光辉事迹;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征战途经延川的军事活动;同时也展示了延川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延川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