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陕西澄城县刘家洼古陵园墓地遗址确定为芮国后期都城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0-08-11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大墓M2椁室 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有芮公铭文的铜鼎

芮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春秋中期被秦所灭。1月2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的刘家洼遗址就是芮国后期的都城和墓地。至此,史书中的芮国被完整地“找到了”。

遗址内发现都城遗迹

省考古研究院刘家洼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两年的勘探与发掘,在遗址东区中部的位置,发现了一个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考古队在城址内采集到了陶鬲、盆、罐、豆、三足瓮等春秋陶器残片,还勘探出大量堆积的建筑材料,以此判断这里在当时应该是高等级人群居住区。

此外,在遗址的东、西两区,勘探发现了密集的普通居民区和墓地。已确认的墓地有4处,共210余座墓葬和多个车马坑,其中有两座带墓道的“中”字形大墓(M1与M2),还有一座不带墓道的大型墓葬(M3)。

此次考古领队、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钟建荣介绍,就单个墓葬发掘而言,无疑是三座大墓收获最大。两座“中”字形大墓形制结构基本相同,椁室大小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M3不同于另两座大墓,它没有墓道,但规格同样不小。

古墓陵园墓地出土了多套编钟编磬

两座“中”字形大墓均遭严重盗扰,人骨不存,出土随葬品众多。M1被盗后残留各类随葬品总计240件(组),重要的包括彩绘木俑、铜簋、2组10件编磬、2套残存9件编钟,铜铎、漆木建鼓、铁矛、大玉戈等。M2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出土各类文物400件(组)。主要有多件鼎、簋、盘、2套编钟编磬,及钟虡、磬架,4件建鼓、1件陶埙。还有1件疑似木质琴瑟类乐器,这种乐器此前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并不多见。

钟建荣介绍,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的乐器组合,基本都是青铜编钟、石编磬一套。但刘家洼“中”字形大墓的乐器组合均为编钟、编磬各两套,并配有多件建鼓、铜铙(鉦)、陶埙等乐器,M3是五镈九钮,这种组合是目前所知春秋早期墓葬出土乐悬制度中的最高级别,为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和音乐考古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资料。

另外,惹人注意的还有1件长2米,宽1.3米的三栏床榻的遗存,四角加有青铜角饰,将中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还有1件长约1.4米金首铜樽权杖,权杖头上有精美的蟠螭纹。

M2大墓墓主或为芮国国君

两座大墓出土大量车马器、兵器与少量玉器。最关键的是,M2椁室东北角建鼓铜柱套上刻有 “芮公作器”的铭文,下面的1件铜戈上有“芮行人”铭文。考古队据此判断,此墓主当为春秋早中期的一位芮国国君。

M3大墓经考古队测量,其椁室与两“中”字形大墓椁室大小相当。独特之处在于椁室四壁共有9个壁龛,每龛有一年轻女性殉葬。虽然被盗,仍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器物。主要包括2件铸有“芮公”的同铭铜鼎、5镈9钮的编钟、大量的车马器,及罕见木格漆绘墙围与1件漆器。但未发现任何兵器,考古队因此推测M3的墓主可能为M2墓主芮公的夫人。

为什么只在M3中发现了殉人?钟建荣说:“春秋时期秦国的墓葬大多都有殉人,加之当时‘国内不婚’的传统,国君夫人大多是外族,据推断,这位国君夫人的母族或与秦系国家有关。”

这里或是芮国最后的政治中心

考古队结合遗址内的夯土建筑、城墙、壕沟、陶范及制陶等手工遗存,以及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文化特征,青铜器礼器组合形式,青铜器铭文等综合分析,推测这里应当是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

发现的210余座墓葬,墓主人应该既有芮公,也有中小贵族或平民,这些墓葬都属于同时期的芮国墓葬。大墓出土的金首权杖、青铜鍑、铁矛以及部分中、小型墓所出土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充溢着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

不同文化传统、族系背景的居民共用同一墓地的现象,也揭示了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是研究周代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重要材料。而众多金器、铁器,则是认识我国古代黄金及冶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

钟建荣表示,刘家洼墓地的发现,为研究东周时期关中东部诸侯国的存灭概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变迁,人群流动和地方管理模式都提供了绝佳的资料。

史料记载,芮国在春秋中期被秦所灭。芮国,这个历史上扑朔迷离的诸侯国的最后政治中心,经刘家洼遗址发掘得以确认,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
殡葬信息网转载供稿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