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荣毅仁墓地,位于华侨公墓内,和妻子杨鉴清墓咫尺距离,相守相伴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2-05-24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荣毅仁同志去世后,组织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爱国奋斗的一生,同样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一生。

  荣毅仁

  能拥有如此赞誉的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而且,荣毅仁先生在国外也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在美国《幸福》杂志上,他被评选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这也是国内企业家首次跻身于世界知名企业家的行列。

  在他逝世后,后人也将他葬于华侨公墓,和妻子杨鉴清墓咫尺距离,相守相伴。

  从“公子哥”到“红色资本家”的蜕变之路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面粉大王。

  荣德生

  要知道,在1932年的时候,说荣家家大业大可不是闹着玩的,当年他家的面粉产能直接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等于国家立足的一条腿了。

  毛主席当年都非常惊讶,甚至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要说民族资本,非荣家莫属,中国能在世界范围内称得上是财团的,也只有他们一家。”

  所以呢,这荣毅仁都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了,人家生下来就是小金人。

  家里有钱,基本上最关注的事情就是孩子的教育,荣毅仁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路读完大学。

  在完成学业后,荣毅仁也打算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结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这对荣毅仁接手产业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再有钱的资本家,在战争面前也不顶用,毕竟工厂一旦被占领,钱就断流了。

  荣氏家族那几年也倒了霉,很多产业毁于一旦,还有不少在无奈之下只好往内陆城市迁移,比如宝鸡。

  大多数资本家的眼里基本只有两件事:有钱,有命花。

  大家舍不得基业,更担心自己挣到的钱没地方花,满大街的流氓强盗,不仅有日寇还有国民党军阀,你挣钱用几十年,人家抢你只用一天。

  所以,很多民族企业家的资产开始向国外流失,商人行为,也并非不能理解。

  可荣德生和初出茅庐的荣毅仁却让所有人竖起了大拇指,因为父子俩达成了一项共识:留下。

  全国上下都在艰难度日,荣家虽不至于填不饱肚子,但和当年的风光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可他们并没有抱怨什么,反而为抗日救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待到解放的时候,毛主席亲自过问,希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荣家也被定为了“合法户”。

  荣家能做到这么大,归根结底是懂得“人情世故”,而且在“大局观”方面,荣毅仁一点都不输自己的老爹,在1954年,荣毅仁本人带头响应号召,在公私合营的大背景下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

  所以,荣毅仁本人也得到了“红色资本家”的光荣称号。

  1957年,荣毅仁选上了上海市副市长,到这里,荣毅仁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来到了新起点。

  无论怎么样,荣毅仁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有了一个几近于一帆风顺的人生。

  也有不少人好奇,如此一位“富家公子哥”到后来的副市长,会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当老婆?这位荣家公子,风流吗?

  其实,那个年代的“风流公子”基本都是暴发户行为,要么喜欢唱戏的名角,要么喜欢知书达理的富家少女,而像荣家这种顶级财团,在娶妻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

  在荣毅仁十岁的时候,荣家掌门人便给他“物色”了一位女孩,结下了“娃娃亲”。

  其实,这也根本谈不上看姑娘,而是看人家的老爹是干啥的,门当户对很重要,一结婚,事半功倍。

  可怜的荣毅仁几乎没得选,父母之命不可违,女方是一家面粉厂主任的孩子,跟荣德生算是同僚。

  遗憾的是,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在几年后便不幸逝世了。

  这也给了无数蠢蠢欲动的媒婆机会,来荣家说媒的几乎把门槛都踩烂了,研究了“八字”又占了卜,最终还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

  结果,荣毅仁在无锡中学读书的时候,认识了当地名门杨干卿的二小姐杨鉴清,双方当时年龄都太小,互生了好感,可爱意只能憋在肚子里。

  结果,有一次一位校长专门跑来说媒,拿来了女方的生辰八字,荣毅仁其实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当他听到对方竟然正是此前那位“杨鉴清”,马上对自己的老妈说:“娘,这家小姐,我中意!”

  彩礼自然不成问题,就看杨家小姐的意思了。

  为表诚意,荣毅仁亲自上门拜访,当时的他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是一表人才,玉树临风,杨干卿一看这小伙子比自己想象中的稳重多了,一点都不像有钱人家公子哥花天酒地的样子,当即同意了这门婚事。

  1936年,双方结婚。

  此后,两人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很多岁月。

  在荣毅仁重新在上海发展自己的产业时,杨鉴清也没闲着,她于1953年担任了上海市人大代表,并兼任妇联执行委员。

  荣毅仁曾经说过:“第一是国家,第二是工作,第三才是家庭。”

  而杨鉴清作为妻子,始终支持自己丈夫的选择,陪伴在丈夫身旁,不离不弃。

  大干一场的“荣老板”,为中国开了一扇窗

  邓小平复出后,便开始着眼于经济建设问题,叶剑英还专门找来了荣毅仁,双方没有多聊什么,只是叶帅的一句话让荣毅仁印象很深:准备好报效国家。

  叶剑英

  不久后,荣毅仁终于明白了叶帅字里行间的意思。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局”,邀请了多位老牌民族企业家,大家一起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涮羊肉,火锅也寓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可组织上喊荣毅仁当部长,荣毅仁却辞了。

  他还是决定,一心一意搞商业,仿照西方的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公司。

  1979年国庆过完没几天,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建成了,荣毅仁就是第一任董事长,这句话,放在当年,绝对有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名词。

  荣毅仁的名字再一次“亮”了起来,尽管他千叮咛万嘱咐,让大家喊他“毅仁”,可大家叫着叫着,都叫成了“荣老板”。

  虽说是仿了西方的模式,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要结合本国国情,这个公司到底该涉足什么行业,怎么搞对外开放,在当时连国家都“摸着石头过河”,这荣毅仁本事再大,还能摸出一条路来吗?

  而且,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走了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形成了思维定式,这从公司运营角度考虑,完全是不切合实际的。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荣毅仁提出的这一点,正好切中了邓小平心中所想。

  中信公司也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创新起来,为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们也敏锐的嗅到了一个未来潜力巨大的行业:房地产。

  北京国际大厦就在这种情况下建成了,这在当时也遭到了巨大反对,民众不理解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要让大家渐渐明白市场的规律,毕竟改革开放关系到每一个人。

  随后,出身纺织行业的荣毅仁在事业上超过了自己的老爹,是少见的“儿子超越首富父亲”的精彩故事。

  这是因为,荣毅仁的债券于1982年1月获得了批准,他发行了价值为1000亿日元的私募债券,这些金融行为让自己的很多工程顺利完成。

  要知道1982年全国还有很多老百姓搞不清楚市场经济到底是个怎么回事,荣毅仁在这方面的理解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了。

  中信银行在部署的过程中,香港有一家名为嘉华银行濒临破产,港英政府为了保住这家银行,开始向内陆地区求救,而荣毅仁也认为这是一次机会。

  中信最终出资3.5亿元,对于银行来说,这点钱并不算什么,可它却将一家快要归西的银行给拉了回来,而且人家还是上市公司,这么一来,荣家的产业已经能在香港立足了。

  中信银行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成为了中国实业银行。

  而荣毅仁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战略思想,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开了一扇窗户”。

  后来,他们在澳大利亚投资了铝厂、在美国投资了西林公司等,已经彻底走向了布局世界的道路。

  到了1987年,荣毅仁被评为“世界50位最富魅力的企业家”。

  在荣毅仁大展风采的时候,其实他的老婆杨鉴清并没有闲着,她有着自己的事业。

  从1978年,杨鉴清便出面担任全国妇联执行委员,随后又担任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以及全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专注于妇女和孩童的问题,这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相较于荣毅仁在外的风风火火,杨鉴清则扮演着“贤内助”的形象,人家毕竟是大家闺秀出身,也很少公开抛头露面,是典型东方夫人。

  很多见过她的人都表示:荣毅仁能够大获成功,跟杨鉴清“主内”分不开关系,她有着非常优良的素质和文化涵养,依旧关心着政治和大局,经常喜欢阅读报纸书刊。

  所以,“战场”上看似只有荣毅仁一人,其实这里面也有杨鉴清不少功劳。

  每当荣毅仁回家,总是会和杨鉴清聊聊,她的头脑思路非常清晰,总是能提出一些和荣毅仁不同的意见,双方再就着不同的意见开始讨论。

  可在随荣毅仁出国的时候,杨鉴清也懂得“藏拙”,坚决不多说,这也是典型的东方智慧。

  到了晚年,荣毅仁坚决认为,想要让全国的经济都发展起来,最为重要的是健全市场机制,所以当年国家在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时,他对草案中设置的“投资上限”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觉得只需要定下限,不用定上限,这样才利于引进外来资本。

  1993年,荣毅仁担任了国家副主席,这在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柏林日报》甚至都拉出来一篇评论文章。

  其实,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则重要讯号:中国已经铁了心的改革开放,也坚持向市场经济过渡,高层有了决心。

  所以,荣毅仁出任这样重要的一个职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是对外开放的“晴雨表”。

  荣毅仁在事业上一往无前,而在感情上,他选择了始终忠贞。

  他和妻子杨鉴清一生育有四女一子,过往多少的风雨都是携手共度。

  他们有过繁花似锦的岁月,也经历过挫折的起落,但任何的波折,都不曾将两人分开,直至死亡的降临。

  他和妻子走过了几乎整个人生,他们的爱情故事,是一段佳话:真情莫过于陪伴。

  一路走来,荣毅仁和杨鉴清的感情之深,可想而知,所以,当二人死后,后人才会将两位的墓安置在咫尺之间。

  毕竟,生前一直相伴,死后又怎么能够忍受别离之苦?

  2014年1月8日,杨鉴清率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6岁,在去世后,她被安葬在华侨公墓之中。

  而荣毅仁去世后,他被安葬在妻子身边,少来夫妻老来伴,来世再续前缘。

来源:新浪网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