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2-03-11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殡葬改革是重大民生事项,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改善,人民群众对于殡葬服务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把握改革和传承的关系,要理顺和划清殡葬领域封建迷信与精神文明、陈规陋习与传统礼俗、文明节俭与满足需求的关系和界限。从传统殡葬文化中吸纳合理成分,并进行创新改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说。
谈及殡葬服务,杨恒俊建议,要分层次满足服务需求。
对于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生态安葬等人人必需的基本殡葬服务,政府要想方设法保障供给规模,加强殡仪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并逐步扩大免费提供基本服务的范围。
在破解殡葬设施“邻避”效应方面,应严格落实殡葬设施规划要求,协调完善土地供给、资金投入等政策,保障设施数量和规模。
“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合理的个性化需求。”杨恒俊说,丧事活动中的个性化需求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对应的,是对基本殡葬服务的补充和丰富。要通过提供规范的礼仪和服务,引导大家理性、适度消费,传递积极、健康的殡葬理念,做到繁简有度,彰显人性化,体现人文内涵。
殡葬活动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陈规陋习赖以寄生的土壤。一方面,文明的丧葬礼俗不断推陈出新,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一些丧葬陋习与现代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明显存在着现实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容易滋长不良社会风气。
杨恒俊建议,应将殡葬服务机构从单纯的遗体、骨灰处理场所,转型提升为凝聚人伦亲情和社会关系的纽带、传承生命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平台,“要发挥殡仪馆、公墓、殡仪服务站等殡葬服务机构主阵地作用,加强殡葬服务流程的优化改造,不断拓展殡葬服务设施的纪念、追思、教化等外延功能。”
“过去粗放式、低水平且缺乏人文内涵的殡葬服务已不适应发展实际。应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文明等方面的要求,推动殡葬服务改革,做好新时代殡葬的移风易俗。”杨恒俊说。(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来源:民生周刊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1133231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9003号 殡葬信息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2015- 2020JiuYiYongSheng Technology All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