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生命礼仪:理论与方法”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1-12-23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2021年12月13日上午9时至12时,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承办的“生命礼仪:理论与方法”系列讲座举办。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迟帅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邵佳德副教授、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潘天舒教授及唐沈琦博士应邀承担主讲。此次论坛的召集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吴华副教授,评议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主任闵丽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胡锐教授与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段玉明教授。
 
     生命礼仪是指人在经过生命历程时所要经历的过渡仪式,本次论坛围绕“成年礼”“婚礼”“葬礼”三大生命礼仪,秉承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生命礼仪的现实传统进行关照与讨论。论坛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共有近300名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的师生参与。
 
     以下文殡葬相关内容节选:
 
     潘天舒教授与唐沈琦博士谈城市殡葬中的用时制度及其伦理
 
     本场报告由潘天舒教授开场。潘天舒教授基于其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上海东南地区掌握的田野调查资料,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缘起。他指出,对于殡葬的禁忌体系和观念传统在上海东南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仍保有持续性,反映了传统知识体系与现代知识体系之间的张力与互动,其后果是殡葬的产业化。在科学主义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结束。跨文化语境下死亡事件的处理、死者与生者的关系、死亡相关的时空秩序一直是人类学的经典命题,也是重要的历史瞬间。为了发掘这一历史瞬间,潘天舒教授同唐沈琦博士用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综合方法,对城市殡葬中的用时制度及其伦理展开了研究。唐沈琦博士接着对本研究的细节进行了报告,报告题目为《城市殡葬中的用时制度及其伦理——以上海的田野调查为例》。
 
     在报告的开始,唐沈琦博士阐明了本次报告的研究主题,即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空间内丧葬用时制度的变化。她强调“时间”是此次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首先,唐沈琦博士通过论述涂尔干和莫斯的“时间范畴的社会形成说”及埃文斯-普理查德对努尔人时间系统的划分,指出了时间的社会性:时间在社会生活中的动态,包括时间的形成、划分、结构化等诸多变化,都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其次,唐沈琦博士通过介绍人类学家罗伯特·赫尔兹对达雅克人二次葬中“被延迟的下葬时间”的多层次解释,引出了人类学家范热内普提出的“边缘状态”。最后,唐沈琦博士将研究的时空界定为1863年至今的上海城市空间,从历史追溯与田野调查两方面,对丧葬用时制度进行了探讨。
 
     在历史追溯上,唐沈琦博士首先论述了近代上海丧葬用时的社会非同步性。一方面,近代上海的地界由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华界构成,三区域各自为政,处理死亡的时间系统不具备同步性;另一方面,近代上海社会福利制度的缺失,带来了诸多隐蔽的、未被标记的个体死亡。在上述的情形下,会馆承担了近代上海丧葬时间系统的管理。会馆以业缘与乡缘为基础,通过道德话语,组织丧葬机构处理当时流动人口的死亡事务,由此建立了一种特有的待葬机制:寄柩所。寄柩所是地方道德体系的延伸,事死如生的道德义务带来的停柩惯例,形成了近代上海与鬼为邻的特殊社会景观。其次,唐沈琦博士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地方丧礼开始向城市殡仪转变。从1926年,万国殡仪馆开张,防腐等技术手段的干预,加快了从丧到藏的过程;到1950年以后,人口死亡统计制度确立;再到1955年前后,中国开始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极大地缩短了从丧到藏的悬置时间。通过对上述历史脉络的梳理,唐沈琦博士作出结论:上海城市殡仪的时间体系是一个不断加速的状态。
 
     在田野调查上,唐沈琦博士提到,上海殡仪制度有一种非常明确的时间感,概括来说就是“死亡事实的快速确认”。其一是死后24小时内,死亡开始被“形成事实”;其二是死者开始变为被客体化处理的对象,在科学凝视之下的遗体处理形成一种线性的时间体系。唐沈琦博士通过上海某殡仪馆的田野案例,指出在上海殡仪馆体系中,时间在高度结构化的流程中被精细分割,具有快时间感、高度理性化的特征。在报告的最后,唐沈琦博士以田野资料为切入点引出了她与潘天舒教授关怀的话题: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从死亡所带来的社会身份的阈限中快速回归到原有的社会秩序中,会不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张力?人们在处理死亡问题时,是否应该形成丧葬的社会同步性?并提出此项研究正在进行中,欢迎各位老师同学交流探讨。
 
     主题发言结束后四位主讲嘉宾对评论区的提问与交流进行了简要回应,对“宗教仪式是否也是社会秩序的一种失序的合法性展演”“宗教生活的日常化与世俗生活的区分”“如何在人类学视野下看待火葬制度”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胡锐教授首先肯定了潘天舒教授及唐沈琦博士研究的时空代表性。在时间层面,近代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观念和行动上碰撞最为剧烈的时代,凸显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处理死亡问题上的观念交锋,其焦点在于对遗体的处理问题。与近代社会相比,当代的殡仪体系已经全面介入了处理死亡的事务中,社会统一理性认知下丧葬用时的压缩,导致了人们面对死亡的情感失序。在空间层面,上海作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最早、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租界的定义范围最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冲撞的过程及结果,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意义。
 
     其次,胡锐教授提供了成都现代丧葬服务的田野案例,通过对比道教丧葬科仪的复杂性与现代殡仪活动的简易性,指出在当代社会如何处理死亡问题,是标志着个体和集体身份的重要事件,关乎着对文化传统及文化身份的交代。最后,胡锐教授对潘天舒教授与唐沈琦博士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持乐观态度,并建议要回归传统寻找解决现代问题的逻辑,并提出了三个在传统社会死亡处理方式中值得关注的特点:第一,在传统葬礼中,仪式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第二,葬礼具有分阶段、多阶段构成的特点;第三,在葬礼的多阶段中,人们对于死亡的情感具有反复消解的特征。死亡处理分阶段与反复消解的方式,对丧葬用时的加速或许具有弥补性的功能。
 
来源:澎湃新闻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