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凌波赴浩茫,常宜海陆遥相望。10月26日上午,青岛海葬(暨生态葬)工作开展30周年纪念活动在青岛市
殡仪馆隆重举行,共同缅怀24544位在青岛海葬的故人,同时一起回顾青岛海葬发展的历程。
1991年10月31日,青岛海葬首次起航。青岛,也成为中国最先开展生态海葬的城市之一。时至现在,正好走过了30个春秋。
海葬,只是绿色
殡葬改革的一个开始。青岛海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从大规模、单一集中的集体大规模海葬走向常态化、小规模、个性化的多元模式,从单纯海葬走向了“葬”“祭”并重,从最初以本地市民为主到覆盖全国,并已与济南、潍坊、淄博、呼和浩特等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三十年来,青岛市的绿色
殡葬发展以开展海葬为起点,不断把绿色
殡葬持续深入推进,海葬、绿色祭扫、陆地自然葬等都节序推进着。
1991年5月24日,《青岛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建议我市采取这个方式,将亲人骨灰撒向大海……新事物开始总是难办的,但总要有个开头……”这位名为贾延祺的市民甚至在信中表示,如果青岛组织海葬,自己将第一批参加。这封仅200余字的信直接促成了青岛
殡葬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1991年,青岛率先在全国开展骨灰撒海活动。
1991年8月28日,青岛市
殡葬管理所在报纸刊发《关于将骨灰撒向大海的公告》,意味着这座城市正式迈出
殡葬改革的实际步伐。1991年10月31日上午9时,青岛首次公开海葬举行。低回的哀乐中,北海舰队“天目山号”登陆艇搭载着55位逝者骨灰及150余位亲属缓缓启航。将亲人的骨灰撒向了千顷碧波。
“老人生前曾有海葬的嘱词,今天我们终于了却了他们的这桩心愿。”“人类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这是自然规律。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家人和亲属的一致赞成”,参加首次海葬的家属崔树芳夫妇说。
青岛人对海葬并不陌生,民间的海葬活动也早已有之。而1980年,刘少奇亲属也将其骨灰撒在青岛海域。
其实关于海葬及
殡葬改革的话题,在青岛并非首次。早在上世纪60年代,青岛就开始推行以火葬为中心的
殡葬改革,到1991年,火化率已达97%。“既然我们接受了火化处理遗体的方式,为什么不再向前迈一步呢?”媒体的发问令人深思。
当年40岁的陈世坤,时任青岛市
殡葬管理所办公室主任。在他的印象中,围绕是否举办、如何筹办的问题,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共召开了十几次会议,“非常关注,也非常谨慎”。
1991年10月31日,青岛首次公开海葬举行,当时使用的是北海舰队“天目山号”登陆艇,低回的哀乐中,“天目山号”搭载着55位逝者骨灰及150余位亲属缓缓启航。
但接下来的1992年和1993年,海葬仪式被迫中断。没人会料到,起因竟是找不到一条可以搭载逝者骨灰及家属的船只。因种种原因,“天目山号”不再适合使用,市
殡葬管理所只能另寻轮船。两年间,不知找过多少条合适的客轮,但对方一听说要搭载骨灰,无一例外用“晦气”这个词拒绝。
最终,市
殡葬管理所联系到了一条科考船,但又因船太大,靠不上码头,家属上船还需乘摆渡,极不安全,无奈只用了一两次。随后,海葬仪式租用过单位班船,租用过园林旅游公司的小客轮“青岛号”,直至现在租用了固定的私营客轮,而船主口中已不再有“晦气”的抱怨。
1991年时任青岛市
殡葬管理所主任的陈世坤却意外接到有关部门的电话,对方工作人员质问,为何不办理《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并要罚款。
第一次听说海葬还要办理许可证的陈世坤懵了,单位虽以“公益事业”的理由“逃过”罚款,但还是被对方给予公开通报。此后,每次海葬,陈世坤都提前申请办证。0.5%,这是当年青岛的海葬率。虽微不足道,却足以见证一座城市的破冰之举。
2010年,在青岛20年海葬史上是又一个值得书写的日子。这一年从10月1日起,青岛开始对常住户籍居民实行免费海葬。
从最初每具骨灰收费280元,随着物价上升为500元,直至免费,市民的认可度逐年攀升。而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尴尬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的出台更具现实意义。
来自青岛市民政部门的统计,当时在青岛,一块
公墓至少需3万元,由于国家不再审批新的经营性
墓地,随着市场调节,这一费用会越来越高;如果将骨灰安放在
殡仪馆,一年的保管费平均为80元;即使在农村,
殡葬仪式的费用也需要6000~8000元。相比之下,海葬的经济性不言而喻。
青岛海葬最初每具骨灰收费280元,随着物价上升升至500元,2010年8月4日,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实行骨灰免费撒海的通知》,通知自2010年10月1日起,青岛市对本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的丧属免收500元费用。至此,市民的认可度逐年攀升。而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尴尬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的出台更具现实意义。
2017年8月21日,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财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骨灰海葬有关政策的通知》,每具逝者的骨灰海葬减免标准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
从2010年10月至今,已累计为本市户籍海葬故人减免海葬费用1300余万元。
伴随着参加海葬的百姓越来越多,海葬骨灰数量由最初的每年几十具、几百具骨灰,到了后来的上千具骨灰。原来每年春秋两次、几千位百姓参与的大规模集体海葬承载量已达极限,大批人力物力调度,天气风向风力,海上涌浪,人员安全等各种影响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海葬的开展。参与海葬工作的工作人员也达两百多人,每次都需提前几天准备物资、提前到码头租场地搭建舞台、仪式准备等,耗时耗力。
为统一进行骨灰撒海,海葬日期都是提前半年左右确定,根本无法提前预知海葬当日的天气。2016年4月17日,前一天风和日丽,天气预报也没问题,但是海葬当日早晨突然出现的狂风暴雨,让举办方不得不推迟一天举行海葬,给百姓尤其是外地来青参加海葬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大规模集体海葬开展形式相对单一,已经满足不了不同层次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2016年下半年起,青岛市
殡仪馆开始对持续了近26年的海葬开始全面改革,青岛海葬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改每年春秋两次的大规模集体集中海葬为春秋两季的常态化、小规模、多样化海葬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海葬形式供群众自主选择。青岛市
殡仪馆通过竞争上岗,选拔6位年轻业务骨干、成立了专门负责海葬工作的“恋海”服务团队,从电话预约、现场报名、手续办理、骨灰换装、调度车辆船只、海葬仪式,到乘船出海全面专门负责海葬工作。在市
殡仪馆内开辟了一块相对幽静的区域初步建设了海葬文化公园、搭建了舞台、铺设了绿地毯、摆放了罗马柱走廊、欧式拱门通道,专门用于举行海葬仪式。针对不同群体的家属,撰写了不同的祭文、还可以为个性化海葬故人撰写个性化祭文。专门聘请了三至五的人乐队和小提琴手进行现场伴奏和提供背景音乐来营造一个幽雅的环境和气氛,为参加家属每人提供一束手捧花。对于个性化海葬,还可以摆放鲜花祭台、洁白的莲花骨灰坛在鲜花祭台和鲜花花瓣的簇拥之下摆放、现场庄严肃穆有不失清新。仪式结束后,大学生志愿者手执黑伞,护送家属手捧骨灰乘坐大巴到码头乘船海葬。
在海葬服务类型上,在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集体海葬类型之外,还为不同层次的群众设置了高档集体海葬和四种类型的个性化海葬以及根据家属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海葬。
在骨灰入海和海葬骨灰容器方面,最初青岛海葬是采用纸盒装骨灰,在船尾绑一个铁质漏斗,当船到达预定海域后,家属依次将骨灰从漏斗倒入海中,骨灰由于不能及时吸水容易漂浮在海面上。
后来,又采用泥沙制成的白色可降解环保莲花坛盛装骨灰,为把骨灰坛放入海中,请相关厂家专门研制了特制金属吊笼,每个吊笼可以装6—8个骨灰坛。在预定海域将骨灰坛装入吊笼,然后两个人把吊笼从船舷缓缓下放至海面,两人用长长的金属铁钩钩住笼子来保持平衡,一人用钩子触动机关以打开笼子底,把骨灰坛放入海水中。然后再把笼子提到船上,再装骨灰坛……这种方式占用人员多,效率还低,而且由于船体的摇晃,掌握吊笼的水平平衡和稳定难度大,万一掌握不好笼子发生倾斜,容易使骨灰坛在入海之前先进水,再一受力挤压和碰撞而发生损坏。
2016年,青岛市
殡仪馆多次研究讨论,最终让厂家研制出了带孔可以拴绳的骨灰坛,这样家属不仅可以亲手把亲人的骨灰放入大海了,而且家属分撒在船舷上,骨灰坛入海后都会隔开一定距离,方便家属撒鲜花和凭吊。
在海葬合作和辐射范围方面,青岛市
殡仪馆最先是与淄博进行合作海葬,后来是济南、潍坊、日照。2019年5月22日,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合作在青岛举行海葬,22具骨灰撒入大海,标志着青岛与兄弟城市间合作海葬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海葬覆盖区域和人群上,目前青岛海葬已经覆盖到国内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在参加青岛海葬的人群中,既有土生土长的青岛普通群众,也有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党员、老同志,更有在青岛服过役的革命军人,还不乏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他们都充满着对大海的向往和眷恋,充满着为子孙后代多留碧海蓝天、多留绿水青山的责任和情感。
在海葬祭扫服务方面,为解决青岛海葬重“葬”轻“祭”的问题,2017年10月31日,青岛市
殡仪馆开展了以“让大海带去我们的思念”为主题的青岛市首届海上生态祭祀活动,开启了青岛海葬“葬”、“祭”并重的新篇章。目前,
殡仪馆内的生态人文公园内建设海葬纪念设施也已经建成,更加方便了群众纪念海葬亲人。
小贴士:海葬会不会造成海水污染?
其实,海葬并不会污染环境。首先,骨灰火化时的温度高达800℃至1200℃,焚烧后并非有毒有害物质;其次,盛放骨灰的盒子也是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三,撒海通常会选择海水动力充足、冲入大海后不会回流的地点,因此,整个海葬过程不会污染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