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相关资讯:

王一方:生生死死与文化传承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3-10-10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生死乃人生大防。在我的年度任务清单中,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是一个重头戏。它旨在开启医疗界与殡葬业携手探讨生死母题的全新平台,我深知,个人的学养、见识有限,只想做一只牛虻,唤起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场激荡血肉的思想旋涡之中来。无疑,医疗与殡葬扼守在生死桥头的两端,如何打通关隘,互通理念、情感、经验,十分必要。我作为医者,这些年透过北京大学清明论坛跨界殡葬业,思绪洞开,也饶有所思、所悟。随着生死议题的共同拓展,一个更大的精神拼图逐渐浮现出来,那就是中国当代生死文化建设与医疗文化、殡葬文化的价值对话及意义诠释,如何立足于新时代国人生死意识的嬗变开掘当下的医疗文化、殡葬文化,解读其深层的意义与价值。
30年前,北大陈平原先生曾经精心编辑过一本专门收罗“五四”以来文化名人谈论生死的精辟言论的小册子,叫《生生死死》,书名很耐寻味。感谢中国文字的叠用之妙,前一个“生”是蓬勃,是壮丽,是金色的梦,而前一个“死”,则是禁忌,是讳言,是漆黑的夜。在这里,作为动词的生死,文化意涵远远大于作为名词的生死。重症医学为何叫人如同坐过山车,一阵兴奋,一阵沮丧,纠结就在于它不断地提供“生生”的希望,却又难逃“死死”的宿命。相形之下,殡葬业则完全置身于“死死”的阴影之中。如何冲破这道阴影,殡葬业同仁精进不懈,努力把这个国人忌讳的殡葬祭祀做得更绿色,更多选择,也更美,更温暖,更厚重,更神圣,力求生死两安。如同医学界努力使终末期的衰朽生命更有尊严,更有品质。同时,也更从容,所谓预则安。如果要探寻医学界与殡葬业的公分母,那就是豁达生死。
豁达生死是一个说起来轻巧,实行起来却很沉重的人生使命。仅仅是说教式的观念导入常常无法浸润心田,需要探寻新的介入方式,如同医疗中医学人文的倡导,共情、关怀、沟通的改善,陪伴、见证、抚慰、安顿的导入都需要故事的沁润、启迪。死亡不是一个事故,而是一个故事。近年来医学界“叙事医学”的蓬勃兴起,大大改善了就医体验与医患关系。中国叙事医学的倡导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数次跟我聊起能否将叙事医学模式引入殡葬业。今年春节后,韩启德院士亲自主持召开了首次“殡葬叙事座谈会”,邀请业内资深人士讲述自己从业生涯中的难忘记忆、感人瞬间,激起了殡葬业的“千堆雪”,讲好殡葬故事一时成为新的网络热词。《人生大事》《不虚此行》等热映影片也助推了殡葬叙事的热度。我想,殡葬叙事,祭祀叙事将让“更美、更温暖、更多元、更神圣”的殡葬服务理念通过故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大大提升殡葬业同仁的职业自信、服务境界,也将改变社会对于殡葬业的刻板印象、忌讳心境。
殡葬业是厚重的,包括殡—葬—祭—祀四个环节,可以绵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属于典型的长链服务,人性守望,绝不只是一个葬礼(一束鲜花,三鞠躬,转一圈),或一块墓地(一串鞭炮,几盏供品)那么简单。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此长眠,一份温暖的记忆在此荡漾,背后蕴涵着生命真谛的寻思,也有职业真谛的彻悟。
中华历史的长河里,殡葬文化是丰富的,也是丰满的,苦别离、寄哀思、遣悲怀的仪轨与意义,是家族意识与血缘纽带的强化、人生归宿与归途的张望,向死而生,活出意义来,生寄死归,活出品质来。它不仅关乎生死观念的开阖传承,还关乎社会变迁的肌理、殡葬服务职场中的责任与担当。《礼记》曰:“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孔子有言:“祭如在”(视死如生)。“祭祖,如祖在”。“敬”是核心。特色是道德化(先人教化叙事,祭文)、诗化传统(清明诗会,祭诗),如今却日益物化(讲究祭品)、形式化(攀比排场)。古人心中的慎终—追远,旨在透过对先人美德懿行的追溯,抵达道德生命的制高点(被肯定,被褒扬),树立起国家、民族精神共同体,德性和品行的标杆,时代价值的方向。墓园是一座城市历史的橱窗,对先人美德懿行的追忆,透过温暖故事,可延续优雅的家风、民风,最终实现民德归厚,建构感恩、慈悲、向善、弘毅、廉洁、盛德的社会风尚。
论死生豁达,首推庄子,它是生死两由之的逍遥派,他汩汩中体会到人生短暂,来去匆匆,如白驹过隙;死生是自然规律,如同一年四季的轮替。死生是命运(自然),不可违拗,人生佳境是外(超越)死生,无(轻蔑)始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信奉死生如一,生未必乐,死未必苦,其妻殁,鼓盆而歌。而大多数中华先民对生命是眷恋的,表现在丧葬文化中凸显一个“挽”字,挽歌,不绝于耳;挽联,万千韶华。作为最后的绝唱,挽歌是写给死者的诗歌,也是古人送葬时所唱的歌,由乐曲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春秋战国时期,挽歌就已经产生了,汉魏以后,唱挽歌成为朝廷规定的丧葬礼俗。大诗人陶渊明曾自拟挽歌悟透人生:“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如今读来,仍感悟他活得通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千古绝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使得人生意义陡然升华。让“挽惜”与“取义”构成绝佳的生命张力,牺牲原意是祭祀祖宗与祭天时供奉的牲口,他们用生命作为礼物去沟通人神,讴歌为国家民族大义,以个体生命去博取更崇高的社会价值。
不久前,我曾就殡葬真谛求教过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在他看来,殡葬业有“三JI”——记号(物理性),记载(精神性),纪念(家族延续,主客互感)。殡葬业的价值昄依就是一个“留”字,留下印记、墓碑,可以做美;留下记录,记忆、物哀的器物,故事感人,睹物思人,可以做厚;留下纪念,留下哀荣,追思慎远,民德归厚,可以做长。背后有两对范畴,一是留与去(弃),二是留与传(承),因此,殡葬改革要坚持两点论,不可以剑走偏锋,片面强调“去”(如同垃圾被抛弃、处理),轻慢、忽视“留”,没有留,就没有文化的传与承,人生、历史一片空白。但留什么,怎么留,大有艺术。儒家三立(立德、立言、立功),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旨在长留清气在人间。文天祥决绝生死,只为“留取丹心照汗青”,如今的AI、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给“留”的方式创造了诸多新的可能性,也为绿色殡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门扉,往后的路怎么走?值得有心人去悉心探究。
(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相关资讯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