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浙江省首届“绿色清明、云上追思”暨安吉县第十一届“竹之韵”公益生态葬在


发布者 :cjt1188 发布时间 : 2025-03-27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3月25日,由省殡葬协会、安吉县民政局主办,湖州市殡葬协会协办的浙江省首届“绿色清明、云上追思”暨安吉县第十一届“竹之韵”公益生态葬活动在安吉龙山源举行。省殡葬协会、湖州市殡葬协会、安吉县民政局等单位代表,家属、市民等社会各界5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诗朗诵《竹之韵·清明》、独唱《爱的奉献》《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等生命礼赞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的无限哀思。伴随着悠扬琴声,礼仪人员引导家属将骨灰坛轻放于竹林深处,覆以竹叶、花瓣与土壤,并奉上一杯清茶。一片绿色竹海间,满载思念与祝福的黄丝带随风轻拂、与竹共舞。当天共有9位生态践行者的骨灰在竹林内安放,在亲朋好友的陪同见证下,实现生命与自然的永恒交融。

安吉被誉为中国竹乡,是浙江首个开展“竹林生态葬”的地区,安吉龙山源“竹之韵”节地生态区被评为浙江省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龙山源项目负责人黄模敏介绍,园区已连续11年开展公益性生态葬活动,截至目前共有130位逝者选择了竹林生态葬。他表示,每年的仪式都有新的亮点和创新,希望能给家属带来更好体验。今年活动融入了AI数字人互动,实现精神和情感的传承。云家族(浙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利用先进AI技术,时光相册能让老照片中的亲人“复活”,与家人对话;永生相框则从六个维度克隆数字人,实现生命在数字世界的延续,为追思仪式注入了科技活力。

这份《时光相册》由范根林先生的家属提供生前仅有的照片资料,通过AI图像修复、动态合成等技术,将范先生的记忆从单张照片变成生动的视频,弥补了家属没有逝者生前动态影像的缺憾,多了一份温暖的回忆。

据了解,安吉自2015年起开始推行生态葬,在逝者遗体火化后,通过竹林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安置骨灰。当地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安吉县绿色节地生态葬建设与管理规范》县级标准,为全县节地生态葬设施制定了建设标准。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我们以政策保障与奖补机制推动绿色殡葬普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化节地生态葬设施体系。”安吉县民政局党委委员陈孝泉告诉记者,当地制定并颁布了《绿色节地生态葬建设与管理规范》县级标准,为全县节地生态葬设施制定了建设标准。目前该县乡镇级节地生态葬设施已全覆盖,并成功创建浙江省级节地生态葬示范点9个,群众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接受度逐年提升。(浙江省殡葬协会投稿)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