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葬礼为什么要“披麻戴孝”?


发布者 :cjt1188 发布时间 : 2024-11-26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阴沉的天空下烟雾四起,人群中响起悲哭。

一群身披白色麻布、腰系麻绳的人跪着围在一只敞口铁箱旁边哭边向箱内扔黄纸焚烧……

这样的场景就是现代葬礼中的“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这个葬礼习俗,是当长辈过世后,晚辈对长辈的一种祭奠礼仪。

那么“披麻戴孝”的葬礼习俗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何要披麻?戴孝又是什么?
 
 
 
图片
 
为什么要披麻?
 

披麻戴孝的起源很早,根据历史记载,在周朝或者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居丧制度和丧服制度规定。

为什么要披麻呢?因为麻布在古代是最容易获得且最低廉的布料,为了表达亲人过世后极度哀伤而无心装扮,故用麻布裹身作为衣服。后来就演变成丧家一律穿麻布孝服的习俗。

依古礼通则,丧服有“五服制度”——依衣服质料、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展现血缘关系的尊卑亲疏。

 

图片
图片
图片

 

 
戴孝是什么?
 

戴孝的“孝”指的是“孝志”,是孝服的具体象征。居丧守制期间为了行动方便,就不天天穿孝服,而是剪一小块麻布让子孙戴在头上或手臂上来表示居丧的标志。

戴孝是以孝志的颜色和佩戴的位置,来区别往生者的性别以及亲疏关系。

 

 

 

 

披麻戴孝
图片
图片
 
古代丧礼与现代葬仪着丧服的差异有哪些?
 
 
 
图片

披麻戴孝涉及与中华文化的宗法及丧服制度,古代人多妾多子又多孙,家族分支庞杂,需要用各式孝服孝志,来区分内亲、外亲、近亲和远亲。

南方很多地方承袭了这个习俗,但五服制度随着时间的演变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例如有了:亡者为大,全部亲人都降服或辈分,做“假五代”;内孙外孙以及曾孙都穿红衣等。

 

 
 
 
 
丧服穿着对照
 
孝服样式 穿着对象
麻布 儿子、儿子、女儿、长孙、长孙媳
苧麻布 出嫁的女儿、孙子、孙女、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
浅黄布 曾孙及同辈
黄布 玄孙
红布 直系玄孙
白布 同辈、外亲、女婿
图片
 
 
图片
外界“善意”的声音

在守丧期间,家属会听到很多来自外人的建议,有的说要如何做才有孝心,有的说要那样做才不失礼。

但这些外在关切的意见,是否真的合理客观?或只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就该这样做”?“以前这样做,现在也这样做”?

如果能够事前多了解“礼俗”背后真正的道理是什么,重新思考那些是不合时宜的,改变礼仪使之更符合现在的社会需要。真正需要处理生死大事时,自然就能客观面对,不会被“陈规旧俗”绑架,也避免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