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农村丧事中应该注意哪些才能把事过好?


发布者 :bzxxgly2 发布时间 : 2024-01-10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特别是北方农村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丧事不请自到。这是因为主家有老人去世,穿上孝服不能出入邻居家中。因此才有了丧事不请自到之说。下面我把平常需要注意事项归纳为六点,供大家参考:
 
一:丧事要主动去帮忙,被邀请了更不能拒绝。在农村,丧事可以说是一个社区性的活动,涉及到整个村庄的人。当一个人家里有丧事时,可能最先请的就是报丧的人和打墓的。村民们通常会主动去帮忙。这是因为大家认为,帮助别人度过难关是一种美德和义务。而且这就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体现。如果被邀请去帮忙,则更不能拒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方的村民,当村里有人去世了,被邀请去帮忙的话,哪怕是离家很远也会赶回去。即便是要自己掏来回的车费,而且还要耽误几天的工作。但是这就是农村人情味的体现,通过主动帮忙,也表达了对死者和家人的关心和尊重。如果被邀请了还不去帮忙,这样的话后果是很严重的,到时候如果自家有老人去世了,别人也不会来帮忙的。
 
 
二:报丧的时候不能说“死”字在农村,当家里有老人去世了以后,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通知所有的亲戚,而这个就称之为“报丧”。(过去交通不便利,报丧都是采用骑自行车步行的方式,现在己是信息化时代,电话报丧成为首选。)现在有些地方还有孝子报丧的习惯,但局限于外爷家或者舅家。到了对方家看到亲戚了,都是要双腿下跪,(陕西关中泾阳、三原、高陵都是请乡邻代为报丧,孝子不必亲往)然后告诉亲戚家里老人去世了。而在报丧的时候是不能直接说“死了”,而是用委婉的词语来代替,比如“走了”、“老了”或者是“不再了”“去世了”等不同的的表达方式。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但都是忌讳说死字的。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死”这个词过于直接和尖锐,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心情和心理压力。用委婉的词语来代替,可以减轻听者的心理负担,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同时,这也是为了照顾死者亲戚的心情,避免引起他们的悲伤和痛苦。
 
 
三:有孝在身不要去别人家串门在农村,家里有孝在身的人不要去别人家串门。就是穿着孝服,或者是守孝的时候,是不宜去串门的。在古代这个规矩要求更严格,一般家里老人去世了,都是要守孝三年的,也就是在这三年期间是不宜外出,不宜出去串门的。但是现在因为经济活动频繁就没有这么严格了,一般出殡了就结束守孝期了。之所以有孝在身的人不能出去串门,这是因为有孝在身的人身上弥漫着悲伤和痛苦的气息,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其他人。同时,这也是为了遵守一种传统的礼仪和规矩,避免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不愉快。毕竟去别人家串门了,会有说有笑,甚至还会喝几杯来招待对方。而这样的场景明显和守孝的人身份是不符的。偶然因为琐事忘了进了别人家的门,回去后应该迅速买一挂鞭炮和大红被面,给人家门拴上系上并鸣炮。
 
 
四:有丧事都会在埋葬的前一天晚上举行祭奠活动,这时主人也会设宴款待前来悼念的村民和来客。这时孝子就需要长跪灵前,向前来悼念的客人还礼。近年来发现有些孝子在席间和来客对饮,更有甚者划拳行令,喝的醉醺醺的!这是对先人的大不敬,生我养我的亲人去世了,你有什么高兴去喝酒做乐?这一点需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注意。
 
 
五:抬棺材的时候不能说“重”意思是说在抬棺材送老人出殡的时候,即便是感觉很重,也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说重会增加抬棺材的人的心理负担和体力负担,不利于棺材的顺利抬起。同时,这也是为了表达对死者和家人的尊重和关心,避免引起他们的悲伤和痛苦。另外除了不能说重,还有就是在夏季的时候,如果闻到有异味了,也是不能说臭的,其他人听到了会认为你不懂规矩,这也是对死者和其家人的一种不尊敬。
 
 
六:宾客散席不挽留意思是说在丧事办完了,宾客们都要离家回去了的时候,此时主人通常不要说“挽留”之类的话。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丧事是一种悲伤和沉重的场合,说挽留的话不合时宜。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说这样的话,寓意也不好。毕竟宾客都是因为丧事才赶过来的,要求对方挽留的话,这背后的深意就让人难以言表。
 
的确在我国很多的农村丧事都有类似这样的不成文的规矩,这些规矩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关心,也是对生者的安慰和敬意。了解和遵守这些该注意的事项可以避免引起别人的不满和不适。同时,也可以表达对逝者和家人的尊重。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