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相关资讯:

深圳市第二殡仪馆真的来了,总投资约3亿元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1-11-09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前不久,《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专栏十三,民政服务设施十项基建工程提到:
 
深圳市殡仪馆改扩建工程:位于深圳市殡仪馆原址,总用地面积15.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269平方米,总投资5.3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现有业务楼、悼念大礼堂、食堂、值班用房;新建遗体处理用房、业务用房、综合用房及配套用房等。
 
深圳市生命主题文化园: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拖田坑,项目用地面积38.7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总投资9.12亿元。
 
深圳市第二殡仪馆: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项目计划用地约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投资预估约3亿元。
 
深圳市深汕生命文化园: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规划建设业务综合楼、纪念馆、骨灰楼、生态墓位、纪念广场等,项目计划用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投资预估约4亿元。
 
深汕特别合作区社会福利院: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规划建设养老院、救助站和社会福利院等,总用地面积2.5万平方米,拟建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4亿元。
 
我们知道,目前深圳市只要唯一一家殡仪馆(深圳市殡仪馆,今年的7月份已更名为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作为人口数超过1千万的准一线城市,只有一家殡仪馆,硬件设施是严重不足的。这次,深圳市第二殡仪馆是真的来了。
 
此外,笔者整理了深圳市殡葬事业相关内容。
 
——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依托部(省)市合作机制,全力推进落实民政部赋予的9大领域共32项综合改革任务,以及民政部、广东省民政厅分别制定的14项和19项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具体举措,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慈善事业、婚姻登记、殡葬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大改革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了民政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完善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约1.64亿元。出台《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大力推广海葬树葬等生态安葬,节地生态安葬率达70%。
 
在提升社会事务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社会事务服务方面先行示范。继续推进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殡葬”,让百姓“逝有所安”
 
——提高殡葬领域服务管理水平。完善殡葬管理服务政策。积极推动修订《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加强和创新殡葬管理服务。适度增加殡葬基本服务免费项目和提高标准,推动将生态葬奖励对象扩大到在深圳火化的本市常住人员,鼓励各区建立配套奖励机制。
 
1.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编制《深圳市殡葬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合理布局殡葬服务设施,推动公益性墓园土地确权工作,解决墓园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动公益性安葬安放设施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深圳市生命主题文化园、市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市第二殡仪馆和深汕生命文化园的规划建设。研究制定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标准,推动公墓生态化改造,引导向墓穴小型化、艺术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公墓的文化品位。
 
2.提高殡葬治理能力。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理顺管理体制。推动经营性公墓政府指导价出台。加强殡葬联合执法和街道综合执法,有效净化殡葬服务市场。发挥殡葬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殡葬中介行为。
 
3.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全面运用全省统一的殡葬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大力推进智慧殡葬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和跨部门数据共享,探索“逝者身后事一站式”办理模式,开展殡仪馆远程告别、网上祭扫、预约祭扫等互网联殡葬服务。倡导和鼓励骨灰海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打造常态化、标准化的海葬品牌。健全殡葬领域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规范化、优质化水平。健全红白理事会及村规民约,持续深入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倡导文明治丧、生态安葬、无烟祭扫等行业新风,遏制陈规陋习,弘扬健康向上的殡葬文化。

转自:殡葬百科
网络祭拜